排除妨碍,排除妨害纠纷是什么意思

张强律师 法律知识 2022-08-30 18:53:50

导读:“排除妨碍,恢复原状”是民法中规定的一种侵权责任的承担形式。例如A在B家门前修了一堵墙,影响B正常的出行。B可以到人民法院起诉A,要求“排除妨碍,恢复原状”,通俗的表示就是拆


“排除妨碍,恢复原状”是民法中规定的一种侵权责任的承担形式。

例如A在B家门前修了一堵墙,影响B正常的出行。B可以到人民法院起诉A,要求“排除妨碍,恢复原状”,通俗的表示就是拆除墙体,恢复原先通畅的门口。

《民法总则》第一百七十九条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碍;

(三)消除危险;

(四)返还财产;

(五)恢复原状;

(六)修理、重作、更换;

(七)继续履行;

(八)赔偿损失;

(九)支付违约金;

(十)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十一)赔礼道歉。

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

本条规定的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侵权责任法》第十五条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碍

(三)消除危险

(四)返还财产

(五)恢复原状

(六)赔偿损失

(七)赔礼道歉

(八)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以上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扩展资料:

一、排除妨碍

排除妨碍是指权利人行使其权利受到不法阻碍或妨害时,有权请求加害人或排除或请求人民法院强制排除;以保障权利正常行使的措施。

排除妨碍责任的构成要件

1、存在妨碍他人民事权益的状态

排除妨碍的主要构成要件是存在妨碍他人行使民事权利或者享有民事权益的状态。

2、妨碍状态具有不正当性

妨碍状态具有不正当性是指没有法律根据,没有合同约定,缺乏合理性。

二、恢复原状

恢复原状是指恢复权利被侵害前的原有状态。

广义的恢复原状是指恢复权利被侵害前的原有状态。例如通过消除影响使被侵害的名誉权得到恢复。狭义的恢复原状是指将损害的财产修复,即通过修理恢复财产原有的状态。恢复原状的适用以须有修复的可能与必要为前提,如玉碎即不能适用此种责任形式。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排除妨害纠纷是什么意思

获取专业解读?排除妨碍和排除妨害都存在,这两者的权利主体不同,权利基础不同,功能不同,举证责任不同,是否适用除斥期间不同。排除妨碍和排除妨害的主体,一个是物权人,一个是占有人。

一、排除妨碍还是排除妨害,区别是什么?

1、权利主体不同:物权请求权的主体为物权人,占有保护请求权的主体为占有人,二者有时并不同一(在通常情况下,物一般为所有人占有,即占有权与所有权合一;但在特定条件下,占有权也可与所有权分离,形成为非所有人享有的独立的权利)。

2、权利基础不同:物权请求权的基础为所有权或者他物权,占有保护请求权的基础为事实上的占有。

3、功能不同:物权请求权在于恢复物权的圆满状态,使已为法律确认的物权关系得到保护,维护社会的法律秩序。占有保护请求权在于恢复占有人对物的占有,以使物的占有人继续保持其占有状态,维护社会和平安宁的秩序,并不涉及占有物权利归属问题。

4、举证责任不同:物权请求权人须证明其享有相应的实体权利,占有保护请求权人仅须证明原本有占有的事实即可。

5、是否适用除斥期间不同:占有返还原物请求权,自侵占发生之日起一年内不行使即归于消灭,而物权请求权并无除斥期间的限制。

二、排除妨碍与排除妨害怎么区分?

1、适用范围有所不同

妨碍的适用范围比妨害更为广泛。妨碍是指对他人行使权利造成障碍,这种障碍可能造成实际损害,也可能没有实际损害。妨害是指实施了某种侵害他人行使权益的行为,后果上已有某种结果状态的发生。例如:衣柜放在过道,妨碍通行,受害人难以证明是否受到实际损害,但是可以证明其受到了妨碍,此种情况下受害人即可诉请人民法院责令侵权人排除妨碍。

2、义务主体有所不同

排除妨碍的义务主体比排除妨害广泛。排除妨碍的义务主体不但包括实际侵权人,亦包括具有某些履行事务职能的主体。例如:高速公路,二车追尾,造成通行不畅,但尚可行进。此种情形下,权利人可要求公路管理者及时清理现场,排除妨碍。再如:住宅小区内,因外来人员承揽加工工作的需要,而遗留现场的堆砌物影响美观、通行或通风采光等,权利人可要求物业管理者排除妨碍。但排除妨害,权利人仅能诉求实施侵害行为的实际侵权人。

3、责任功能有所不同

排除妨碍主要是预防性的侵权责任方式,它并不要求实际损害已发生,它也不是为了填补损害,主要是发挥预防可能损害发生的功能。排除妨害从功能上说,不属预防性的侵权责任方式。权利人诉求排除妨害,应当有一定的结果状态发生,并已造成某些轻微的实质性损害且仍处在持续状态中。

排除妨害和排除妨碍的适用范围不同,妨碍的适用范围更为广泛,是指对他人行使的权利造成了侵犯。这两者的责任功能和义务主体有所不同,排除妨碍主要是预防性的侵权方式,不以实际损害发生为要求,排除妨害从功能上说不属于预防性的侵权责任方式。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对于排除妨碍,排除妨害纠纷是什么意思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希望对您了解排除妨碍有帮助和参考的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