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管理办法,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

张强律师 法律知识 2022-08-30 16:59:47

导读: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促进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科学技术进步,加强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综合管理,保护海洋环境,提高海洋公益服务水平和海洋仪器产品质量,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促进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科学技术进步,加强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综合管理,保护海洋环境,提高海洋公益服务水平和海洋仪器产品质量,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促进国际交流合作的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海洋标准化是指在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协调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活动、保护海洋环境、发展海洋公益服务事业以及开展海洋科学技术研究等海洋工作中,制定所需的技术标准,组织实施标准和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第三条 海洋标准化是国家标准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项海洋工作中一项综合性技术基础工作,海洋标准化计划应纳入海洋事业和海洋科技发展计划。第四条 凡在中国管辖海域从事海洋(包括海岸带)资源与环境的综合管理、海洋监察执法、海洋科学调查、海洋地质地理、资源、能源、环境以及海洋经济等信息的采集处理、专项海洋工程勘查设计、海洋灾害预报警报、海洋仪器和海水淡化处理设备研制生产等技术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遵守本规定。第二章 管理机构第五条 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主管部门”)主管全国海洋标准化工作。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东海分局、南海分局(以下简称“区管部门”)分别管理北海、东海和南海区域海洋标准化工作。第六条 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负责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归口,青岛、上海、广州海洋标准计量中心分别负责北海、东海、南海区域的海洋标准化技术归口(以下简称“技术归口单位”)。
  技术归口单位主要任务是:
  (一)开展海洋标准化方针、政策研究和海洋标准体系设计等有关技术的研究;
  (二)负责搜集国内外有关资料,组织海洋标准化工作中采标技术和标准化效果评价技术的研究工作;
  (三)受主管部门委托组织或参与标准制(修)订工作,并负责海洋标准制(修)订项目和标准草案的标准化技术审查;
  (四)负责对海洋标准的实施进行技术指导;
  (五)负责标准的复审,并将复审结论上报主管部门;
  (六)负责标准化技术咨询和人员培训工作,开展标准信息服务;
  (七)负责企业标准的备案并受委托对企业标准化工作进行监督;
  (八)承担有关新产品、新资料和引进技术的标准化审查工作,负责海洋专用产品命名和型号管理等工作;
  (九)承担主管部门委托的其它标准化任务。第三章 标准的制定第七条 制定海洋标准的主要方面是:
  (一)海洋学技术术语、图形符号和代码;
  (二)海洋资源和环境调查、监测技术方法;
  (三)海洋地质勘测以及海洋工程勘察设计以及环境参数计算;
  (四)海洋环境及海洋灾害预测、预报、警报技术,海洋灾害评估分析和区划管理技术;
  (五)海洋生物、沉积物质量和海水水质以及相应的污染物分析检测技术;
  (六)海洋资料信息、能源、资源和环境管理及其综合开发利用技术;
  (七)海洋仪器和海水淡化设备产品型号命名、代号、性能及其质量要求;
  (八)海洋资源和环境分析、评价、评估技术;
  (九)海洋监察执法有关技术。第八条 制定海洋标准应当符合下列原则:
  (一)符合国家法律和法规、方针、政策;
  (二)技术上先进、可行、有代表性,经济上合理,应有利于推动科技进步,提高效率和产品质量;
  (三)有利于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促进海洋经济发展,合理利用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
  (四)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促进对外技术交流与合作;
  (五)有利于相关标准的协调配套,形成科学合理的海洋标准体系和开展综合标准化工作。第九条 对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海洋技术要求,应制定国家标准(含标准样品的制作),制定项目由主管部门拟定后,向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申报,并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编制计划,组织草拟,统一审批、编号、发布。第十条 对没有相应的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海洋行业或系统内部统一的海洋技术要求,可制定海洋行业标准。海洋行业标准由主管部门组织制定,并报国家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

获取专业解读?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化的法律、法规,实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制定和实施企业标准,并对标准的实施进行检查。

没有规矩难成方圆,企业的发展不仅仅是需要一位优秀的领导者,一个精干的团队更需要在企业范围内有统一的技术标准、管理制度。有了标准化的制度才能让企业的发展更加迅速,那么具体的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有哪些呢?大家跟着律图的小编一起了解一下。

一、 企业标准化是企业科学管理的基础

为了加强企业标准化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及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二、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任务

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化的法律、法规,实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制定和实施企业标准,并对标准的实施进行检查。

三、企业标准有以下几种:

(一)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制定的企业产品标准;

(二)为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进步,制定的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的企业产品标准;

(三)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选择或补充的标准;

(四)工艺、工装、半成品和方法标准;

(五)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

四、制定企业标准的原则:

(一)贯彻国家和地方有关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二)保证安全、卫生,充分考虑使用要求,保护消费者利益,保护环境;

(三)有利于企业技术进步,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改善经营管理和增加社会经济效益;

(四)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五)有利于合理利用国家资源、能源,推广科学技术成果,有利于产品的通用互换,符合使用要求,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六)有利于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和对外贸易;

(七)本企业内的企业标准之间应协调一致。

五、企业根据生产、经营需要设置的标准化工作机构,配备的专、兼职标准化人员,负责管理企业标准化工作

(一)贯彻国家的标准化工作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编制本企业标准化工作计划;

(二)组织制定、修订企业标准;

(三)组织实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四)对本企业实施标准的情况,负责监督检查;

(五)参与研制新产品、改进产品,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中的标准化工作,提出标准化要求,做好标准化审查;

(六)做好标准化效果的评价与计算,总结标准化工作经验;

(七)统一归口管理各类标准,建立档案,搜集国内外标准化情报资料;

(八)对本企业有关人员进行标准化宣传教育,对本企业有关部门的标准化工作进行指导;

(九)承担上级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委托的标准化工作任务。

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的制定需要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所以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应该是每个企业的首要选择,有了规章制度才能让企业快速、科学的成长,企业也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希望小编的解答对您有所帮助。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对于标准化管理办法,企业标准化管理办法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希望对您了解标准化管理办法有帮助和参考的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