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水生动物疫情是指水生动物突然发生重大疫病,且迅速传播,导致动物发病率或者死亡率高。它给养殖业生产安全、人民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造成危害,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影响和公共卫生
水生动物疫情是指水生动物突然发生重大疫病,且迅速传播,导致动物发病率或者死亡率高。它给养殖业生产安全、人民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造成危害,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影响和公共卫生意义。
如何应急■ 一旦发现疫情,必须及时逐级上报。
■ 发现有人感染,要早报告、早隔离和早控制,快速准确作出应急反应。
■ 不食用疫区的水生动物。
■ 在正规市场或饭店,购买或食用经检疫后的水生动物。
特别提示■ 发现市场、饭店出售未经检疫的水生动物,要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
■ 不要购买和食用来历不明的水生动物。
动物疫情的认定主体是
动物疫病的发生,会给动物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影响行业进一步发展,另外动物疫病还会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所以当从事动物疫情相关工作的单位和个人,发现动物染疫或者疑似染疫时应当立即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者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采取隔离等控制措施,防止动物疫情扩散。
第三章 动物疫情的报告、通报和公布
第二十六条 从事动物疫情监测、检验检疫、疫病研究与诊疗以及动物饲养、屠宰、经营、隔离、运输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发现动物染疫或者疑似染疫的,应当立即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者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采取隔离等控制措施,防止动物疫情扩散。其他单位和个人发现动物染疫或者疑似染疫的,应当及时报告。
接到动物疫情报告的单位,应当及时采取必要的控制处理措施,并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上报。
第二十七条 动物疫情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认定;其中重大动物疫情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认定,必要时报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认定。
第二十八条 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向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军队有关部门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通报重大动物疫情的发生和处理情况;发生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与同级卫生主管部门应当及时相互通报。
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应当依照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条约、协定,及时向有关国际组织或者贸易方通报重大动物疫情的发生和处理情况。
第二十九条 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负责向社会及时公布全国动物疫情,也可以根据需要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公布本行政区域内的动物疫情。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发布动物疫情。
第三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瞒报、谎报、迟报、漏报动物疫情,不得授意他人瞒报、谎报、迟报动物疫情,不得阻碍他人报告动物疫情。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对于动物疫情,动物疫情的认定主体是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希望对您了解动物疫情有帮助和参考的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