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假工资,婚假工资发放标准

张强律师 法律知识 2022-08-26 12:52:38

导读:婚假有工资,婚假工资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标准计算。
【法律分析】
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

婚假有工资,婚假工资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标准计算。
【法律分析】
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在婚假和路程假期间,工资照发,也就是说,带薪休假。如果是在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的,除了享受规定的最多3天的婚假外,晚婚会额外得到7天假期的奖励。如果晚婚者在城镇里居住但是没有工作的,或者是私营企业的老板,一般由居委会或者镇政府给予相应的晚婚奖励。如果晚婚者是私营企业的雇员,老板也应当给他们婚假,假期时间和在国有企业一样。各单位可以在不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前提下,根据自身的情况自行制定,但是不能任意剥夺员工的婚假。员工可以根据本单位的规定申请休婚假,一旦获得批准,就成为员工的应得假期。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再婚者与初婚者在法律上的地位是相同的,所有用人单位对再婚职工应当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执行,给予同初婚职工一样的婚假待遇。即使夫妻双方均为再婚,照样享受婚假待遇。具体每个劳动者的婚假工资还得结合实际情况确定。
【法律依据】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十一条 劳动者依法享受年休假、探亲假、婚假、丧假期间,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五十一条 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婚假工资发放标准

婚假属于带薪休假,工资要照发,若在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除了可以享受3天的婚假之外。有签劳动合同的,按不少于本人所在岗位相对应的工资标准来确定。若是集体合同的,那确定标准要高于劳动合同的约定标准,按集体合同的标准来确定。

一、婚假和奖励婚假的规定

根据原国家劳动总局、财政部《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规定》(1980年2月20日发布)的规定,国有企业职工本人结婚时,企业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酌情给予1—3天的婚假。如果夫妻双方不在同一地方工作,一方需要去对方所在地点结婚,企业还应该根据实际需要,另外给予职工路程假。在职工休婚假和路程假期间,企业应该照发工资。职工在路途中的车船费等,全部由职工自理。目前国家还没有对非国有企业职工婚假作出具体规定。

二、婚假工资计算方法

根据《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实施)以及《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符合法定结婚年龄的初婚男女可享受3天法定婚假。

婚假工资国家规定: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因此,婚假期间,职工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均不受影响。

三、婚假工资的发放标准

实际发放标准需要参考各地的实际政策。以上海为例,根据《上海市企业工资支付办法》的规定,婚假期间的工资应当按这样的原则确定:

(一)劳动合同有约定的,按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职位)相对应的工资标准确定。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议)确定的标准高于劳动合同约定标准的,按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议)标准确定。

(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均未约定的,可由用人单位与职工代表通过工资集体协商确定,协商结果应签订工资集体协议。

(三)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无任何约定的,假期工资的计算基数统一按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职位)正常出勤的月工资的70%确定。

上述内容即为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婚嫁的相关法律规定并解答了国家规定的婚假工资怎么算的问题。劳动者在工作期间享有申请带薪婚嫁的权力,用人单位应该尊重劳动者的这项权利,准以批假并务必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发放劳动者婚嫁工资。

有法律问题?北京律师为您在线解答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对于婚假工资,婚假工资发放标准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希望对您了解婚假工资有帮助和参考的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