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荔枝后开车,吃了荔枝后开车一定会查出酒驾吗?蚂蚁庄园

张强律师 法律知识 2022-08-24 16:55:39

导读:不能吃荔枝,是因为荔枝属于高糖水果,在运输保存中会进行无氧分解,发酵会产生酒精。如果一次性吃上几颗,酒精会在口腔里停留,过几分钟挥发掉。在交警查处中,不仅吃荔枝可能会吹出“


不能吃荔枝,是因为荔枝属于高糖水果,在运输保存中会进行无氧分解,发酵会产生酒精。如果一次性吃上几颗,酒精会在口腔里停留,过几分钟挥发掉。在交警查处中,不仅吃荔枝可能会吹出“酒驾值”,诸如苹果、葡萄、香蕉等水果也可能吹出“酒驾值”。

水果发酵跟水果本身特性也有关系,像樱桃、葡萄、哈密瓜等,由于外皮致密,酵母菌“不太容易进去”,因而不像荔枝吃了会“吹”出酒精。与饮酒直接进入血液中的酒精浓度相比,水果发酵的酒精浓度还是非常低的,人体经过几分钟代谢后,酒精含量会马上消失。所以,在接受酒驾检测前,吃了可能影响数值的食物,应事先告知交警。如果对现场吹气式酒精检测存在异议,当事人可申请抽血检测体内酒精含量。交管部门在定性醉驾时,将会以抽血检测结果为最终依据。

吃了荔枝后开车一定会查出酒驾吗?蚂蚁庄园

获取专业解读?荔枝无氧呼吸的糖酵解会产出乙醇,导致可检测出酒精。交警部门认定酒驾最终要以抽血检测结果作为标准。所以,吃荔枝的司机不用怕被“酒驾”,间隔1分半钟以上或漱口后酒精检测均为零。

一、听说吃了荔枝开车是醉驾是不是真的

荔枝无氧呼吸的糖酵解会产出乙醇,导致可检测出酒精。交警部门认定酒驾最终要以抽血检测结果作为标准。所以,吃荔枝的司机不用怕被“酒驾”,间隔1分半钟以上或漱口后酒精检测均为零。

1、因为真正判定酒驾要结合血液检测,判定司机是真酒驾还是“被酒驾”方法很简单,就是等待十几分钟后再测,因吃东西测出的酒精含量很快就能消除。

2、如果驾驶员在现场被仪器测出酒驾,自己确实没有喝酒的,可以当场提出异议,要求重新检测,或者到医院进行血检。吃这些食物,血液中肯定不会含有酒精,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和交警好好地沟通,积极配合相关的工作,证明自己的“清白”。

二、相关实验及原理

1、某交警队的相关人员做了类似的实验,去年6月,他们联合媒体做过实验。有实验人员吃一颗荔枝,酒精测试数值显示为19mg/100ml,吃两颗酒精数值测试达32mg/100ml,而有位民警吃了6颗酒精测试数值显示为19mg/100ml。这说明,不同的人吃下荔枝之后,在酒精测试上反映的数值是不同的。但过了6分钟后,实验人员的酒精测试数值迅速下降到了0。

2、荔枝、葡萄等水果含糖量高,外部有果皮包裹。它们从果树上被采摘下来以后,光合作用急剧减小,水果内部细胞缺氧,开始增加其无氧呼吸的速度,由此产生乙醇,也就是俗称的酒精。水果采摘下来后堆放在一起,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容易产生乙醇,荔枝酒也是通过这种原理酿造出来的。另外,水果腐烂后会自行发酵,同样也会产生乙醇。家里的荔枝放置时间长了之后,果皮开裂逐渐变质,会散发出酒精的气味。

三、酒后驾车处罚规定:

1、《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2、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3、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4、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5、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综上所述,“听说吃了荔枝开车是醉驾”并不是没有根据的谣言,根据科学实验显示驾车前食用葡萄含糖量高的水果,藿香正气水、豆腐乳等食物可能在测试酒驾中会被测出酒精含量超标,但是等待一段时间可能就会好些。如果真的被误会酒驾可以重新检测或者到医院进行血验。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对于吃了荔枝后开车,吃了荔枝后开车一定会查出酒驾吗?蚂蚁庄园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希望对您了解吃了荔枝后开车有帮助和参考的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