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法律分析:计算公式为: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其中: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
法律分析:计算公式为: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其中: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本人平均缴费指数。1.养老保险是在法定范围内的老年人完全或基本退出社会劳动生活后才自动发生作用的。这里所说的“完全”,是以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脱离为特征的;所谓“基本”,指的是参加生产活动已不成为主要社会生活内容。需强调说明的是,法定的年龄界限(各国有不同的标准)才是切实可行的衡量标准。2.养老保险的目的是为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为其提供稳定可靠的生活来源。3.养老保险是以社会保险为手段来达到保障的目的。养老保险是世界各国较普遍实行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条 职工应当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第十三条 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前,视同缴费年限期间应当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由政府承担。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出现支付不足时,政府给予补贴。
第十八条 国家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物价上涨情况,适时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
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举例说明
每个人都会面临退休。在退休之后,就会有一项重要的国家福利和保障,那就是养老金。当达到一定的条件后,就可以领取和享受养老金了。但是大家可能对于基本养老金计算以及计算方法是什么还不太清楚,下面小编就为您介绍一下。
一、基本养老金的政策性规定
(一)1998年1月1日实行统一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以后参加工作、缴费年限满15年的人员,退休后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按照以下规定的月标准计发: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说明,如果你是1997年12月31日之前参加工作的,计算方法有所不同)
(二)基础养老金=(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截至退休时本人缴费年限×1% 。
(三)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的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二、计算公式中的理解难点
在上述计算公式中,最为复杂的是“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它的计算公式是: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退休时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平均工资指数。
在这里,“平均工资批数”最为复杂。文件的规定是:
平均工资指数=(a1/A1+a2/ A2 +a3 /A3……)/ n
其中,a1、a2……an为本人退休前1年、2年……n年的月平均缴费工资;
A1、A2……An为本人退休前1年、2年……n年的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n为企业和职工按照规定应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年限。
为了帮助博友理解这个公式,分三步进行解释。
第一,a1/A1的意思是,职工在缴费期间,当年单位和个人缴费基数与当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之比。缴费多少由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决定,比如基数为1000元,缴费比例为20%,缴费就是200元。现在的规定是,按照上年度个人月平均收入为基数,在养老保险方面,单位按照20%缴费,个人按8%缴费。假设,上年度你收入36000元,每月就是3000元,单位每月缴600元,你个人要缴240元。单位缴费充入社保基金当中;个人缴费从个人工资中扣除,存入个人账户(你自己的钱还是你自己的)。在a1/A1中,a1为缴费基数,A1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如果你单位的缴费基数恰好与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相等,那么a1/A1之值为1,否则大于或小于1。
第二,再将各年度的a1/A1、a2/A2 +a3/A3.之值加起来,这就是你各年度这个比值的总和。
第三,这个加起来的数值再除以缴费年限。如果各年度的缴费基数都与当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一致,那么各年度的比值为1,各年度比值之和就是缴费年限。缴费年限除以缴费年限的商自然为1。
这是什么意思?也就是说,如果你每年都以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作为社保缴费基数,你的“平均工资指数”就为1。如果每年缴费基数有多有少,“平均工资指数”可能大于或小于1。为了分析的方便,我们可以用F来代替。
这样就可以得出结论,“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退休时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F。如果再假设退休时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M,那么“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MF。
三、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的简化
经过前面的分析,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公式变成了下面的样子。
基础养老金=(M+MF)÷2×截至退休时本人缴费年限×1%
这个缴费年限我们可以用N代替,这个计算公式就变成了:
基础养老金=(M+MF)÷2×N% =0.5M(1+F)N%。
为了分析方便,再对这个公式中的一些条件进行设定。假设:(1)你缴费40年,(2)你每年都是以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即F为1。这样这个公式就变成了:
基础养老金=0.5M(1+F)N%=0.5M(1+1)40%=40%M。
这就有意思了。这个公式表明,如果你每年缴费基数都与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一样,那么你退休后的基础养老金是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40%,即一年一个百分点。当然,你每年的缴费基数高于或低于在岗职式平均工资,这个百分点就会高低或低于1。
四、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公式的简化
基本养老金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个人账户养老金又是什么情况呢?文件是这样规定的:
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的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先分析一下“退休时的个人账户储存额”。按照现行办法,个人缴费比例为8%,这部分计入个人账户,退休后再按月领取。我们还以前面“工作40年”、“缴费40年”、“按照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缴费”这三个条件进行分析。在符合这三个条件之下,你的个人账户储存额实际上是你40年间缴费总和的8%。现在又假设40年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按等差数列增加,比如,200、220、240、260、280等,那么你40年间个人账户中的钱就是40年间缴费基数总和的8%,或者说是40年间缴费中间值的8%的40倍。假设这个中间值为2000元,40年间个人账户就是7.68万(每月缴160元,一年就是1920元,40年即是7.68万)。
再分析一下“计发月数”。这个有表格可查。表格显示: 50岁退休,计发月数为195;55岁退休,计发月数为170;60岁退休,计发月数为139;65岁退休,计发月数为101;70岁退休,计发月数为56。
第三分析一下“个人账户养老金”占退休时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比例。我们还取“工作40年”、“60岁退休”这两个条件,计发月数为139。这样,你缴费了480个月,你的计发月数为139,两者之比是3.45,意思是退休后,你一个月可以领取在职时个人3.45个月的缴费(比如,40年间,你每月的平均缴费基数为2000元,一个月个人缴费是160元,3.45个月就是552元)。这占退休后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多大比例呢?应该相当于4%(按照等差数列,应该是最高值的一半略高一点,所占比例也应该是一半略高一点)。
五、对基本养老金计算公式的综合分析
(1)如果“工作40年”,“缴费40年”,“每年按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缴费”,“60岁退休”。
基础养老金=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0%。
(2)个人账户养老金=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的4%。
(3)如果缴费基数年年是以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准,而缴费年限低于40年或大于40年,基础养老金则低于40%或高40%。
(4)如果缴费年限相同,而缴费基数有高有低,情况也是不一样的。比如,每年缴费只是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50%,基础养老金=0. 5M(1+0.5)40%=M30%;如果缴费基数是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200%,基础养老金则=0. 5M(1+2)40%=M60%。即缴费基数无论低50%还是高50%,都变动10个百分点。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基本养老金计算的相关内容,大家可以依据上面所提供的公式和计算方法来计算自己以后的养老金的多少了。一般情况下我们只要缴纳养老保险15年以上就可以享受到国家的基本养老金的福利了,如果您对此还是不太明白,可以咨询我们的律师,我们的律师可以为您进行计算。更多相关知识您可以咨询律图无锡律师。
有法律问题?北京律师为您在线解答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对于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举例说明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希望对您了解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有帮助和参考的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