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市制度,退市制度新规2022

张强律师 法律知识 2022-09-19 19:56:03

导读:退市制度是资本市场一项基础性制度,是指证券交易所制定的关于上市公司暂停、终止上市等相关机制以及风险警示板、退市公司股份转让服务、退市公司重新上市等退市配套机制的制


退市制度是资本市场一项基础性制度,是指证券交易所制定的关于上市公司暂停、终止上市等相关机制以及风险警示板、退市公司股份转让服务、退市公司重新上市等退市配套机制的制度性安排。

中国股市于2001年11月30日开始正式实行退市制度,退市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对提高我国上市公司整体质量,初步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资本市场发展改革的逐步深化,原有退市制度在实际运行中逐渐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其中主要表现为上市公司退市标准单一,退市程序相对冗长,退市效率较低,退市难现象突出。

存在上市公司通过各种手段调节利润以规避退市的现象,导致上市公司“停而不退”,并由此引发了“壳资源”的炒作,以及相关内幕交易和市场操纵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一些了市场的正常秩序和理性投资理念。

数据显示,自2001年4月PT水仙被终止上市起,沪深两市迄今共有退市公司123家,退市比例占A股上市公司的0.14%,港股约为0.59%,而美国每年退市的上市公司有近300家,纳斯达克每年大约8%的公司退市,纽约证券交易所的退市率为6.24%;英国AIM的退市率更高,大约12%。

与国外股市相比,中国股市退市制度长期以来并没有严格执行。从1980-2017年,美股仍上市和已退市的公司数合计达到26505家,扣除6898家存续状态不明的公司,仍然上市的公司有5424家,只有28%;已退市公司14183家,比例高达72%。

而A股中许多僵尸上市公司,早已经没有业务,有没有多少员工,但还在上市交易,而且股价、市值也并不低。比如员工仅剩十余人,无法承担业绩预告编制的暴风集团,董事长涉嫌行贿被抓,高管、员工基本都离职了,业务也停止了,但就这么一家空壳公司,市值还有8.17亿。

目前A股这样的公司并不止暴风公司一家。据统计数据显示,2006-2018年间月2600家上市公司,盈利水平总体上呈下滑趋势,上市两年后显著下滑,上市5年后下滑达到4个百分点,这说明公司上市后业绩“变脸”现象十分明显。

中国股市目前已经在创业板率先推出了注册制,但是与之相匹配的严格退市制度却并没有及时出台,这就导致A股市场呈现出进多出少的状况,大量垃圾公司的存在,使得市场不可能达到良性循环的目的。

A股市场发展至今虽然已有30年的时间,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与成熟市场相比,例如美国股市200多年的历史,A股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仍然显得不够成熟。

美国股市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好,制度最完善,注册制实行最好的市场,就是因为其具备推行注册制的必要条件,其中包括严格的退市制度:

一、美国有严格执行的退市制度以及因为上市公司造假退市而赔偿股民的完备制度

这方面美国有完备的法律,不但每年退市数量和上市数量趋于平衡,而且如果欺诈上市或者上市后欺诈,那么不论上市公司还是保荐机构将要接受其难以承受的损失,不只是在金钱上的倾家荡产,还包括法律上的严厉追责!造假公司必须赔偿对股民造成的损失,而且司法部门会迅速解决,也有法可依,不存在长期上告没人管的问题。

二、美国股市有严格的上市公司分红制度和对上市公司严厉的监管处罚制度

美国上市公司分红比例和融资比例保持相对平衡,美国对上市公司违规的处罚极其严厉,严重的甚至到倾家荡产!严格的法律而且有法必依,造成没有实力的上市公司根本不敢上市,或者上市后又主动要求退市的情况比比皆是,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扩容的压力!

这就是大多数中国公司去美国上市的热情不高(不好的公司不敢去美国上市),它们之所以热情高涨排队在A股上市,因为上市就意味着能够造就一大批亿万富豪,但证券监管机构并不要求他们必须合理回报股民,而且违规处罚程度低。

三、美国股市是对全世界开放的,美国股市是一个流动性最好的市场

由于美国股市的开放程度高,是一个成熟、各项制度完备的市场,加上美元是世界通用货币,可以自由兑换。所以美国股市不缺资金,它的资金来源遍布世界各国。正因为美国股市具有完备的退市制度,导致股市形成供需平衡的良性循环,因此对全球资本市场形成巨大的吸引力。

今年4月瑞幸咖啡因财务造假将从美国股市退市,目前A股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比瑞幸咖啡严重的案例比比皆是,如果证监会对瑞幸咖啡严格查处的话,以后对A股相关公司的监管和处罚也必然要求升级。

而目前退市制度中,如何对退市上市公司给予其对股民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合理赔偿的相关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对于上市公司的处罚以及追究上市公司负责人以及高管的相关法律条款也未仍得以完善。而这些相关制度和法律条款是执行严格退市制度的基础,只有尽快建立相关对股民的经济赔偿制度和法律条款,严格的退市制度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中国股市实行注册制后,目前上市公司已超过4000家,A股市场是重融资轻回报的市场,近期大量的IPO发行上市,使得股市刚有起色就遭遇大抽血,没有资金支撑的市场又陷入一潭死水。

而缺乏严格的退市制度导致目前A股市场新股大量上市,而沉积市场多年、数量巨大的垃圾股仍然存留在A股中,迟迟不能退市。

股票市场为什么需要有严格的退市制度,原因就在于:

一、能否实行新旧循环、更新换代,是衡量一个股票市场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准

股票市场犹如人体一样,一个健康的身体需要血液正常循环流动,否则人就会生病,股市亦是如此。

二、资本市场只有优胜劣汰,才不断向前发展

股市只有遵从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自然规律,才能将好的上市公司留在市场,把垃圾股票淘汰出局,绝不允许股市成为这些垃圾公司上市圈钱的工具。

三、退市制度是保持资本市场活力的必不可少的重要举措

商品社会,任何市场都必须要有竞争,否则其不可能继续生存下去。有竞争才能有成长,只有在退市制度下实行优胜劣汰,才能激发公司努力做好工作的动力,让更多企业为了能留在股市而努力奋斗,必须去拼搏和付出。

四、只进不出或多进少出,最终将导致A股市场成为一个没有资金回报的市场

如果只重投资轻回报,只顾大量IPO发行股票,根本不清理长期存在于市场中的大量垃圾上市公司。那么,许多以上市圈钱为目的的上市公司,将继续将A股市场作为其上市圈钱的平台,不断上演上市圈钱的好戏。

受到最大伤害的将是广大的中小投资者,而一个流通不畅的市场早晚会出现大问题,到那时再去采取措施,就已经为时未晚了。

总之,A股市场现在已经到了应该尽快推出严格退市制度的时候了。

退市制度新规2022

退市制度,退市制度新规2022

退市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是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重要议题。纵观国际上成熟资本市场的发展经验,完善的退市机制一直都是成熟资本市场的必备条件,市场有“进”有“退”才能保证市场的活力。

中国自1993年《公司法》中首次确定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每次退市政策的出台都伴随着市场人士与专家学者的殷切期望。也有相关人士表示牛市将至,中国股市要迎来春天。可遗憾的是,中国股市的春天屡屡失约,这几乎变成了一个“狼来了”的故事。

为什么退市制度的建立并未如人们所期望的一样,为中国股市的发展注入一剂“强心针”一次次的退市规则推出却屡负重望的原因何在如果要彻底实现市场的有序进退,改革究竟应该从何处着力值得大家思考。

有名无实的退市制度难挽救A股颓势

对于资本市场而言,良好运行的退市制度一方面能够剔除“烂苹果”,有利于市场正确定价,优化资金配置,实现股市的价值发现功能。另一方面能够形成对管理层的良好激励,退市风险迫使管理层提高经营水平。而缺乏退市制度的市场,注定会沦为一个圈钱地,造成A股“不死鸟”纷飞、“垃圾股”遍地的局面。

理论上讲,退市制度的建立可以帮助中国A股市场结束这一局面,可截至2013年,A股退市企业仅86家,沪深股市近十年退市企业与新上市企业的数量之比仅为0.05,相比较之下,纳斯达克这一比例为1.6,纽交所与伦敦交易所则为1.1,远高于中国A股。从年退市率看,仅以2011年为例,主要的欧美交易所退市率年均为5%,而我国沪深两市这一比例仅为0.1%。中国的退市制度明显徒有虚名,A股依然是一只只进不出的“貔貅”。寄希望于有名无实的退市制度扭转目前A股的颓势,无异于痴人说梦。

退市制度要保护中小股东权益

退市制度主要分为自愿退市与强制退市两种,后者旨在针对经营业绩不合格或者有发行欺诈、财务造假等违法行为的上市公司。显然,实行强制退市、剔除害群之马,在目前上市公司造假成风的A股市场中无疑更有意义。但在建立中国的退市制度时,必须注重保护中小股东的权益,使得中小股东可以获得补偿,而不是成为牺牲品。所以,退市制度能够做到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的关键,主要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刚性退市:刚性退市必须首先是程序性退市,杜绝走人情的现象,也必须结束目前两期警告的制度安排。毕竟,警告两次后上市公司都会进行公关活动,如此一来,警告制度就变成了变相的提醒制度。

其次,杜绝买壳:买壳上市的现象实质根植于中国发行制度的弊端,更重要的是,买壳交易的存在赋予上市公司规避退市的制度激励,更使得企业“钻空子”逃避退市。

再次,严惩恶者:这是保障退市制度运行的重中之重,在勒令退市的同时,必须对作恶者处以严惩,对投资者进行补偿,具体而言就是加强对上市公司大股东、中介机构等的监管与惩处。仅以**洪良国际案为例,大股东要求以股票回购的方式补偿股民,共计10.3亿元,而中介机构被罚2500万元,保荐代表人被罚150万元、并且永远罚出场外。

只有做到了刚性退市、杜绝买壳、严惩恶者的退市制度才能“蛇打七寸”,触及到上市公司的痛处,最终实现保护投资者的目的。

退市效果取决于A股发行市场化程度

面对退市制度的深“负”众望,有人指责已有的退市标准不清,有人痛斥退市流程繁复不透明,更有人指责证监会执法不力。固然以上指责均有道理,可是这些原因都是表象,而退市制度始终无法发力的深层次原因是A股制度的非市场化。

退市本是一个正常的市场行为,从国际经验看,如果无法获得高估值,管理层甚至会主动通过私有化的方式退市。数据显示,在欧美等比较发达的资本市场中,每年自愿退市与强制退市的企业之比大致为3∶1,而中国A股强制退市的都寥寥无几,更遑论自愿退市,个中关键就在于“壳价值”。

在目前A股的发行制度下,企业上市财务要求高、流程复杂,企业想要上市难于上青天,于是“上市公司”的坑位本身就有着极大的价值,因为上市公司大股东可以通过卖壳交易获得经济利益,而待上市企业也可以通过买壳获得上市机会,所以此时上市公司股东关注的已经不是企业是否能在市场中得到合理估值,而是壳*司作为A股门票的价值。更何况,目前IPO频频停发的大背景下,壳资源更是炙手可热,壳*司继续“赖”在A股市场就有了理由。

如此扭曲的激励机制更是刺激上市公司通过财务调整、关联交易等方式粉饰报表,甚至以寻租腐败来规避退市,上市公司“亏两年赚一年”的现象就是最生动的写照。所以即便退市标准规范化、流程透明化,上市公司依然有极大的动力钻营逢迎去逃避退市,进而造就寻租丛生的制度性腐败。

中国的A股市场往往能够化“神奇”为“腐朽”,国外运作良好的制度却一次次被中国的监管者念歪了经,根本原因在于政府的手太爱动,而且乱动,却不把真正的精力放在监管方面。相信只有真正推行A股发行市场的市场化,才能够保证退市制度的良好运行,而中国的资本市场才能够真正实现与春天的约会。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对于退市制度,退市制度新规2022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希望对您了解退市制度有帮助和参考的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