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政策有哪些,2022年国家政策有哪些

张强律师 法律知识 2022-09-13 09:47:26

导读:12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0年经济工作。从会议传递出的信息看,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以及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成为明年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向

12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0年经济工作。从会议传递出的信息看,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以及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成为明年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向。

动向一、经济稳中向好趋势没变,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仍是明年助力经济发展的“两翼合力”。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变。”政治局会议首先定调了明年的经济基本趋势没有改变,同时,会议提出要用辩证思维看待形势发展变化,增强必胜信心,善于把外部压力转化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强大动力,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

这意味着不管明年的经济形势如何变化,都要继续做好两件事: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这两件事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两翼合力”。

一方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重点领域改革。进一步巩固去产能成果,推进优化存量,加快“僵尸企业”出清,统筹推进资产债务处置、兼并重组、转型升级等工作;加快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并推动传统产业在优化升级中形成新动能;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平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精准有效处置重点领域风险,深化金融改革开放,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另一方面,着力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是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动力。近年来,中国显著加大了对外开放力度,采取了一系列重大的推动开放措施。明年,高水平对外开放仍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托。

动向二、宏观政策继续保持稳健,但“精准滴灌”力度将加大。

在当前国内外形势相对复杂的情况下,如何保持明年经济基本面的平稳也对宏观调控提出了更高要求。

因此,政治局会议明确,要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政策框架,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运用好逆周期调节工具。

此次针对宏观调控用的几个并列词:“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意味着宏观调控在保持定力的同时,将更加注重对关键问题的精准施策,“精准滴灌”的节奏与力度有望加大。

动向三、高质量发展走向纵深,区域经济发展将提速。

2018年12月份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2019年七大重点工作任务中,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位列首位。

在此次政治局会上则提出,要加快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推动农业、制造业、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提升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从此前单提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到此次提及覆盖三大产业的“农业、制造业、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意味着高质量的发展体系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范围更广,要求更全面。未来国内政策也将更加聚焦提升行业高质量发展,使这些行业的供给质量与需求结构升级更好地匹配。

此外,在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会议也提出要“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笔者认为,明年区域经济的发展将会迎来大提速。

从今年政策的发布来看,区域经济发展已取得政策的大力支持,今年2月份,《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规划近期至2022年,远期展望到2035年。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有利于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提供支撑;今年12月1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成为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完善我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打造我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的重大战略举措。

2022年国家政策有哪些

国家政策有哪些,2022年国家政策有哪些

国家的发展状况每年变化,各个领域对应的国家政策也在不断的改变。2022年,我国又出台了哪些新政策,接下,跟随法律界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

国家出台了哪些新政策

通过了新的《民法典》,将于2021.1.1起实施。《民法典》公布了许多新的政策,例如:

—“头顶上安全”将有法可依,完善了高空抛物坠物相关各方的民事责任,用让抛物者买单的方式守护头顶安全。

《民法典》(2021.1.1生效)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条 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经调查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补偿后,有权向侵权人追偿。

——凸显信息时代法律态度,在APP过度处理个人信息、伪造侵害肖像权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保护更严格。

《民法典》(2021.1.1生效)第一千零三十四条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

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地址、行踪信息等。

个人信息中的私密信息,同时适用隐私权保护的有关规定。

第一千零三十五条收集、处理自然人个人信息的,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不得过度收集、处理,并符合下列条件:

(一)征得该自然人或者其监护人同意,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公开收集、处理信息的规则;

(三)明示收集、处理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

(四)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

个人信息的处理包括个人信息的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

——对高利贷和“霸王条款”说“不”,明确规定禁止高利放贷,对格式条款制度细化规定,进一步加强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民法典》(2021.1.1生效)第六百八十条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

——厘清物业与业主关系,增加规定物业服务合同,明确小区电梯广告的收益由业主共享,切实为老百姓解决物业纠纷提供法律依据。

《民法典》(2021.1.1生效)第二百八十二条 建设单位、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等利用业主的共有部分产生的收入,在扣除合理成本之后,属于业主共有。

如果您情况比较复杂,法律界网也提供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你询法律界网专业律师。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对于国家政策有哪些,2022年国家政策有哪些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希望对您了解国家政策有哪些有帮助和参考的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