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一、国有资产流失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1、国有资产流失的认定标准如下:
(1)股份制改造和拍卖过程中国有资产的流失;
(2)假破产真逃债形成的国有资产流失;
(3)在产权交易过程中,评估机构恶
1、国有资产流失的认定标准如下:
(1)股份制改造和拍卖过程中国有资产的流失;
(2)假破产真逃债形成的国有资产流失;
(3)在产权交易过程中,评估机构恶意低估国有资产价值;
(4)假合资进行套钱;
(5)决策失误,造成巨额国有资产损失和流失;
(6)和国家工作人员乘企业关、停、并、转、包、租、合、卖等机会,利用职权进行贪污犯罪。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六条
【私分国有资产罪】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私分罚没财物罪】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违反国家规定,将应当上缴国家的罚没财物,以单位名义集体私分给个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二、私分国有资产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1、犯罪主体: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
2、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犯罪;
3、侵犯的客体:国有资产的管理制度及其所有权。
国有资产流失罪量刑标准 10万以上
国有资产流失立案标准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印发《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的通知第十五规定: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上级主管部门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徇私舞弊,将国有资产低价折股或者低价出售,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造成国家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2、致使国有公司、企业停产或者破产的;
3、造成恶劣影响的。
相关法律知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六条规定: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看完本文的内容介绍之后,大家对于这个问题都清楚了吧。在法律上对于造成了国有资产流失三十万元的情况下就会进行立案,因此对于犯罪嫌疑人来说就要清楚这方面的规定,大家要做好详细的了解。如果您有其他问题,欢迎咨询法律界网专业律师。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对于国有资产流失,国有资产流失罪量刑标准 10万以上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希望对您了解国有资产流失有帮助和参考的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