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会。12月12日,不少商家又开启了一轮双12促销活动。虽然双12手机降价力度不如一月之前的双11那么大,但相比平时不少机型也有一些较大的降价幅度,部分机型甚至是历史新低。趁着双
会。
12月12日,不少商家又开启了一轮双12促销活动。虽然双12手机降价力度不如一月之前的双11那么大,但相比平时不少机型也有一些较大的降价幅度,部分机型甚至是历史新低。趁着双12,从入门到高端双12手机推荐指南,适合不同预算购机朋友参考。
1000以下的新机并不多,厂商的热情也不是很高,受限于成本,千元以下手机性能普遍不强。
千元机主要集中在1500左右的价位,由于竞争异常激烈,可选的产品非常多,并且性价比都非常突出,就连一向走低配高价的OPPO和vivo今年都拿出了非常有诚意的千元机,令人眼前一亮。对于千元机用户来说,当下1000-1500左右的机型适合首选。
2000-3000左右的手机,大多为高性价国产旗舰机,部分为品牌中端机,热度相对没有3000价位旗舰机高。
3000-4000左右是今年国产旗舰机的主流,不少热门骁龙845旗舰机、麒麟980旗舰机都在这个价位;
4000以上手机基本属于高端机型,包括OV旗舰、华为都有,骁龙845、麒麟980品牌旗舰机为主,苹果手机则主要是前代机型。
5000以上则属于准高端机,主要是苹果、华为、三星等高端机的战场。
扩展资料:
购机建议:
买手机建议是买新不买旧,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越新发布的手机,往往在设计更为趋向潮流,颜值更为漂亮;新机搭载的处理器版本往往越来越高,性能越有优势,加之优化更好,体验更佳;新机往往会伴随着一些新技术、新特性,并且系统也可能是最新版本;
当然,一些稍微老的机型,如果大幅降价,性价比非常突出,在能够满足需求的情况下,也值得推荐。
手机要降价了吗
手机买两个月降价可以要求赔偿价差吗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手机买了两个月就降价产生的纠纷属于消费纠纷,消费者可以与经营者协商解决,但一般是不会补差价的,法律也没有相关的规定。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三十九条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二)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
(三)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
(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价格欺诈表现形式
(1)虚假标价
如某饭店餐饮部在商品标价签上标明象鼻蚌价格每斤78元,但顾客结帐时却按每斤200元结算,并且称其标价签标的是小象鼻蚌,以虚假标价误导消费者。再如某家具城,在一款真皮沙发商品标价签上标明产地是“意大利”,而实际产地是广东省。
(2)两套价格
如某酒店采用两套标价簿欺诈消费者。在顾客点菜时提供价格低的标价簿,在结帐时按价格高的标价簿结算,某顾客点了12种炒菜,在结算时即发现其中10种菜肴的价格高于提供的标价簿所标的价格,最高的超出9元,最低的超出2元,共多收36元。
(3)模糊标价
如某商厦以“出厂价”搞促销活动,销售某品牌洗衣机误导性文字明示“出厂价”950元,实际该型号洗衣机出厂价是920元。再如某酒店在门口迎宾处以“特价烤鸭每只38元”进行价格宣传,实际却按48元结算。当消费者质问何为“特价”时,该酒店谎称每天前三位顾客才能享受“特价”。
(4)虚夸标价
如某家公司在其经营场所以“全市最低价”、“所有商品价格低于同行”等文字进行宣传。而实际其家电商品价格多数高于其他商家,误导消费者购买。再如某公司在其店面显著位置标示“消费各类手机全市最低价”。而实际该店所称“全市最低价”不仅无依据,而且也无从比较。
(5)虚假折
如某商店以“全场2折”的文字进行价格宣传,但消费者发现全场上百种商品中,只有2种商品按2折销售。再如某服装商店用公告牌向顾客推荐某品牌服装全场8.5折,但消费者购买该品牌貂领大衣,原价为1998元,打8.5折销售价应1698.3元,而实际标价为1798元。宽松毛大衣原价为1080元,折8.5折销售价应918元,而实际标价1030元。
(6)模糊赠售
如某餐饮公司在经营场所打出“肥牛午市买一送一,晚市买二送一”的条幅,但未标明赠送商品的品名和数量。在顾客消费了一斤肥牛后,仅赠送价值较低的一碟羊肉。再如某粮店标示买五升某品牌食用调和油赠一,未标明赠品的品名和数量,实际给消费者的仅是一小袋花生米。
(7)隐蔽价格附加条件
如某百货公司采取“购物返a、b券”的手段促销,其中a券可当现金使用,而没有事先告知消费者b券只能附等值人民币现钞才能使用,误导消费者在店内循环消费。
(8)虚构原价
如某商场销售皮夹子,使用降价标价签标示原价158元,现价98元。不能提供原价的交易票据。再如某百货商场降价销售某品牌服装,虚构原价3500元,现价190元,不能提供此次降价前一次在本交易场所成交的原价交易票据。
以上知识就是小编对相关法律问题进行的解答,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手机买了两个月就降价产生的纠纷属于消费纠纷,消费者可以与经营者协商解决,但一般是不会补差价的,法律也没有相关的规定。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欢迎到法律界网进行法律咨询。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对于手机要降价,手机要降价了吗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希望对您了解手机要降价有帮助和参考的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