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按照新会计准则“会计科目和账务处理”对“应付职工薪酬”的规定:本科目应当按照“工资”、“职工福利”、“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
按照新会计准则“会计科目和账务处理”对“应付职工薪酬”的规定:本科目应当按照“工资”、“职工福利”、“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解除职工劳动关系补偿”等应付职工薪酬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可见:企业缴付的五险一金(不含代扣个人的部分)也应通过“应付职工薪酬”核算。(但对于国企存在应付职工薪酬限额的,机动灵活使用其他科目,但存在审计署将其定性为未按会计准则核算的风险)正常情况下应进行如下会计处理:
(一)个人负担部分
发放工资时扣个人负担部分
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设明细科目,三险:养老、医疗、失业)-个人
应付职工薪酬-住房公积金-个人
贷:其他应付款--住房公积金
贷:其他应付款--养老保险
贷:其他应付款--医疗保险
贷:其他应付款--失业保险
贷:现金(或银行存款,工资实际发放数)
(二)企业负担部分
借:管理费用--劳动保险费
借:管理费用--住房公积金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设明细科目,五险: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企业
贷:应付职工薪酬-住房公积金-企业
(三)上交五险一金:
借:其他应付款(代扣个人的三险一金)
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费(设明细科目,五险: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企业
应付职工薪酬-住房公积金-企业
贷:银行存款
注:代扣个人的三险一金也可以不通过“其他应付款”核算,直接通过“应付职工薪酬-***-个人”科目结转。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五险一金会计处理时怎么处理
五险是指企业按国家规定为本单位职工缴纳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一金是指企业为职工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其中由个人负担的保险是: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单位、个人各负担一半。新会计制度下五险一金如何做会计分录?计提工资会计分录又是怎样的呢?下面法律界网小编将为您一一解答:
1.分配工资
借:××费用(管理/销售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2.计提社保(企业部分)
借:××费用(管理/销售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保
3.次月发放工资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保(个人部分)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4.上交杜保
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保(企业部分+个人部分)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5.上交个人所得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法律界网小编温馨提示:
社会保险没办理之前不能计提,“五险一金”计提比例各地不一样。企业按劳动保障部门规定比例缴纳部分,可列入“管理费用”。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对于五险一金会计处理,五险一金会计处理时怎么处理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希望对您了解五险一金会计处理有帮助和参考的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