拘传,拘传是什么意思

张强律师 法律知识 2022-09-10 19:13:32

导读:一、拘传的适用条件是哪些
1、拘传的适用条件是:
(1)经过传唤没有正当理由不到案的;
(2)犯罪嫌疑人需要被拘传的。
公安机关拘传犯罪嫌疑人应当出示拘传证,并责令其在拘传证上签名

一、拘传的适用条件是哪些
1、拘传的适用条件是:
(1)经过传唤没有正当理由不到案的;
(2)犯罪嫌疑人需要被拘传的。
公安机关拘传犯罪嫌疑人应当出示拘传证,并责令其在拘传证上签名、捺指印。犯罪嫌疑人拒绝填写的,侦查人员应当在拘传证上注明。
2、法律依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七十八条
公安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对需要拘传的犯罪嫌疑人,或者经过传唤没有正当理由不到案的犯罪嫌疑人,可以拘传到其所在市、县公安机关执法办案场所进行讯问。需要拘传的,应当填写呈请拘传报告书,并附有关材料,报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
第七十九条
公安机关拘传犯罪嫌疑人应当出示拘传证,并责令其在拘传证上签名、捺指印。犯罪嫌疑人到案后,应当责令其在拘传证上填写到案时间;拘传结束后,应当由其在拘传证上填写拘传结束时间。犯罪嫌疑人拒绝填写的,侦查人员应当在拘传证上注明。
二、拘传和传唤的区别有哪些
1、强制性不同。传唤等同于通知、不具有强制性质;而拘传则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2、性质不同。拘传是强制措施的一种,而传唤不是一种强制措施;
3、适用的对象不同。拘传适用于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传唤适用于所有的当事人;
4、实施主体不同。传唤由侦查机关、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实施;拘传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法院都可以实施。

拘传是什么意思

拘传,拘传是什么意思

拘传,是指人民法院在法定情况下强制被告到庭的一种强制措施。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00条的规定,适用拘传必须具备以下条件:第一,必须是必须到庭的被告。所谓必须到庭的被告,是指负有赡养、抚育、扶养义务和不到庭就无法查清案件事实的被告。因为诉讼标的为赡养、抚育、扶养的案件,直接涉及到权利人的基本生活问题,并且原、被告之间有一定的亲属关系,适宜用调解方式解决。如被告不到庭,则不利于原告合法权益的保护和调解的进行。即使法院硬性判决,也不利于判决的履行。对于被告不到庭就无法查清案件事实的,也必须要求其到庭。如给国家、集体或他人造成损害的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即是。第二,对必须到庭的被告已经两次传票传唤。法律要求必须用法院传票并依照法定的程序和送达方式,传唤的次数是两次。

第三,必须到庭的被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正当理由,即指不可抗力的事由或事实,当事人无法预见和难以自行克服的困难,如自然灾害、突然病重等情况。没有这类理由,当事人的其他借口均不成立。 以上三条同时具备时,人民法院才能适用拘传措施。适用拘传措施,由合议庭或独任审判员提出意见,报经本院院长批准,并填写拘传票,直接送达被拘传人,由被拘传人签字或盖章。在拘传前,应向被拘传人说明拒不到庭的后果,经批评教育仍拒不到庭的方可拘传其到庭。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对于拘传,拘传是什么意思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希望对您了解拘传有帮助和参考的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