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双轨制,土地双轨制什么意思

张强律师 法律知识 2022-09-09 11:26:30

导读:通过划拨渠道的土地供给成本很低,比出让要低很多。理论上通过划拨来供给土地是为了满足纯粹的非营利性公共需求,确实应当降低成本。
但现实的情况是划拨的情形还比较多,比如学

通过划拨渠道的土地供给成本很低,比出让要低很多。理论上通过划拨来供给土地是为了满足纯粹的非营利性公共需求,确实应当降低成本。
但现实的情况是划拨的情形还比较多,比如学校等事业单位的土地等等,这些用途拿的是成本很低的划拨土地,做的却不是纯公益活动。
取消双轨制的意义就是要让所有的非公益的土地使用都应当承担相同土地成本,取消某些单位用地的特权,让土地出让价格能够由市场来调节,实现一个公平的价格。比如,某些事业单位用划拨土地修楼,但干的是营利性或半营利性的事情,这样的话拿出让土地盖楼的其他经济主体就处于不公平的竞争地位。
“农村的土地以后会不会要收费了?”这个问题提得不对。
出让和划拨是国有土地的供应方式。农村的绝大多数土地都是集体所有制,也就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不存在划拨和出让的问题,所以农村土地跟取消双轨制根本没关系。
按照物权法、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的固定,农户个体在集体土地上经营,是与集体经济组织签订承包合同,按承包合同的约定缴纳承包费。

土地双轨制什么意思

土地双轨制,土地双轨制什么意思

所谓土地供应双轨制,简单说就是通过两种方式完成土地供应:一是政府无偿划拨国有土地给使用单位;一是通过市场化手段有偿出让国有土地,目前主要是通过招标、拍卖、挂牌三种方式出让土地。

划拨土地使用权与出让土地使用权在权利方面有一定的区别。严格意义上讲,划拨土地使用权人不拥有完整的使用权,对自己占用的土地不具备直接处置的权利。它不能像出让土地那样,使用权人可以直接在二级土地市场上进行交易。

划拨土地供给的成本比出让要低很多。理论上通过划拨来供给土地是为了满足纯粹的非营利性公共需求,确实应当降低成本。但现实的情况是,有的政府拿的是划拨地,却可能在土地上建起餐厅等经营场所。取消双轨制能减少特权用地,有利于公平竞争。所有的非公益的土地使用都应当承担相同土地成本,取消某些单位用地的特权,让土地出让价格由市场来调节,真正实现公平。比如,某些事业单位用划拨土地建楼,但做的是营利性或半营利性的生意,这样的话对拿出让土地盖楼的其他经济主体就不公平。

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必须经过审批。《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四十条规定: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房地产时,应当按照国务院规定,报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审批。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准予转让的,应当由受让方办理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并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房地产报批时,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决定可以不办理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的,转让方应当按照国务院规定将转让房地产所获收益中的土地收益上缴国家或者作其他处理。

《划拨土地使用权管理暂行办法》第五条规定:划拨土地使用权未经市、县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批准并办理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交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土地使用者,不得转让、出租、抵押土地使用权。

可见,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要经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审批,法院作为司法部门,对划拨土地不能直接处置。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对于土地双轨制,土地双轨制什么意思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希望对您了解土地双轨制有帮助和参考的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