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领取计算,养老保险领取计算方法

张强律师 法律知识 2022-09-05 11:42:51

导读:职工退休时的社保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其中: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


职工退休时的社保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其中: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 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

养老保险领取计算方法

养老保险领取计算,养老保险领取计算方法

企业退休养老金是如何计算的?企业职工退休以后,所领取的养老金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不同养老金其计算方式以及发放方式会有所不同。养老金领取计算方法根据最新的养老金领取计算办法,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养老...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养老金领取的计算方法的知识,跟着法律界网小编一起看看吧。

养老金领取计算方法

根据最新的养老金领取计算办法,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其中,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

不同省份的基础养老金算法不同,主要有以下两种:

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注: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况下,基础养老金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自己实际的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的历年平均值。下限为0.6,上限为3。

因此,在养老金的计算中,无论哪种情况,缴费基数越高,缴费的年限越长,养老金就会越高。

养老金领取计算案例

男职工在60岁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4500元。

累计缴费年限为15年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0.6时,基础养老金=(4500元+4500元×0.6)÷2×15×1%=54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1.0时,基础养老金=(4500元+4500元×1.0)÷2×15×1%=675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3.0时,基础养老金=(4500元+4500元×3.0)÷2×15×1%=1350元

累计缴费年限为40年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0.6时,基础养老金=(4500元+4500元×0.6)÷2×40×1%=144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1.0时,基础养老金=(4500元+4500元×1.0)÷2×40×1%=180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3.0时,基础养老金=(4500元+4500元×3.0)÷2×40×1%=3600元

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139个月=每月养老金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相关资料,通过上述内容我们对这些问题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如果您情况比较复杂,法律界网也提供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您前来进行法律咨询。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对于养老保险领取计算,养老保险领取计算方法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希望对您了解养老保险领取计算有帮助和参考的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