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库存现金是指企业持有可随时用于支付的现金限额,存放在企业财会部门由出纳人员经管的现金,包括人民币现金和外币现金。它是企业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对于维持企业正常的生产经
库存现金是指企业持有可随时用于支付的现金限额,存放在企业财会部门由出纳人员经管的现金,包括人民币现金和外币现金。它是企业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对于维持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管理具有重要作用,但库存现金也是企业资产中最容易流失的资产,加强库存现金管理对于企业和国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现金的管理,国务院颁有《现金管理暂行条例》,中国人民银行颁有《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各企业单位应严格遵照执行。同时,应根据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现金的管理。 (一)现金收入管理 企业的现金收入应于当日送存开户银行。当日送存确有困难的,应于次日送存开户银行。 (二)现金支出的管理 企业支付现金,必须在下列支付范围内: (1)职工工资、各种工资性津贴。 (2)个人劳务报酬等国家规定的对个人的其他支出。 (3)支付给个人的奖金。 (4)出差人员必须随身携带的差旅费。 (5)向个人收购农副产品和其他物资的价款。 (6)支付各单位间在转账结算起点以下的零星支出。 (7)确定需要支付现金的其他支出。 企业与其他单位的经济业务,除上述规定的范围可进行现金结算外+都要通过银行进行转账结算。 (三)库存现金限额的管理 库存现金是指留存在企业出纳员处的现金。一般情况下,企业的基本账户开户银行会根据实际需要,核定给开户单位3~5天的日常零星开支所需的库存现金限额。库存现金的限额,由开户银行根据开户单位的实际需要和距离银行远近等情况核定。其限额一般按照企业3~5天日常零星开支所需现金确定。 远离银行机构或交通不便的单位可依据实际情况适当放宽,但最多不得超过15天。超过限额的现金必须按规定及时送存银行。 由于情况变化,需增加或减少库存现金限额的,应向银行提出申请,经银行审查同意后才能调整库存现金限额。 (四)现金出纳业务手续 企业的现金出纳业务应配备专职的出纳人员负责办理,贯彻“钱账分管”的原则,出纳人员不得兼管收入、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以及稽核和会计档案的保管等。 现金收付前应仔细审核收付凭证的内容是否符合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法令,是否符合财经制度的规定,是否有主管人员审核签章及经办人员和证明人员的签章,如不符合手续的,应拒绝收付。 原则上以现金支出的情况,只限于小额的经费、薪资,以及其他必须以现金支付的款项,而其他的付款则以银行转账、支票、票据来支付。
库存现金管理制度
(1)单位收入的现金不准以个人储蓄存款方式存储。
单位收入的所有现金应由财会部门统一管理,存储在财会部门或开户银行,无论是收入的利息归单位所有还是归个人所有,都不能以个人储蓄方式存入银行。
(2)不能以“白条”抵库。
所谓“白条”,是指没有审批手续的凭据。因此“白条”不能作为记账的依据。“白条”具有很多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用“白条”顶抵现金,使实际库存现金减少,日常零星开支所需的现金不足,还往往会使账面现金余额超过库存现金限额。
②用“白条”支付现金,付出随意性大,容易产生挥霍浪费、挪用公款等问题,付出后不能及时进行账务处理,不便于进行财务管理。
③“白条”一般不便于管理,一旦丢失,无据可查,难以分清责任,有时会给单位或个人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3)不准设“账外账”和“小金库”。
“账外账”,是指有的单位将一部分收入没有纳入财务统一管理,而是在单位核算账簿之外另设一套账来记录财务统管之外的收入。“账外账”有的是财会部门自己设置的,也有的是单位其他部门、小单位设置的。“小金库”又称“小钱柜”,是单位库存之外保存的现金和银行存款,一般情况下与单位设置的“账外账”’相联系,有“账外账”就有“小金库”,有“小金库”就有“账外账”。
设置“账外账”和“小金库”是侵占、截留、隐瞒收入的一种违法行为,为各种违法违纪提供了条件,危害性极大,必须坚决予以取缔。
(4)库存现金的清查。
为了保证账实相符,防止现金发生差错、丢失、贪污等,各单位应经常对库存现金进行核对清查。库存现金的清查包括出纳每日的清点核对和清查小组定期或不定期的清查。
现金清查的基本方法是实地盘点库存现金的实存数,再与现金日记账的余额进行核对,看是否相符。清查现金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以个人或单位名义借款或取款而没有按手续编制凭证的字条(即白条),不得充抵现金。
②代私人存放的现金等,如事先未作声明又无充分证明的,应暂时封存。
③如发现私设的“小金库”,应视作溢余,另行登记,等候处理。
④如果是清查小组对现金进行清点,一般都采用突击盘点,不预先通知出纳;盘点时间最好在一天业务没有开始之时或一天业务结束后,由出纳将截止清查时现金收付款项全部登记入账,并结出账面余额,这样可以避免干扰正常的业务。
⑤清查时,出纳应在场提供情况,积极配合,清查后,应由清查人员填制“现金盘点报告表”,列明现金账存、实存和差异的金额及原因,并及时上报有关负责人。
⑥现金清查中,如果发现账实不符,应立即查找原因,及时更正,不得以今日长款弥补它日短款。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对于库存现金管理,库存现金管理制度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希望对您了解库存现金管理有帮助和参考的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