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怎么判

张强律师 法律知识 2022-09-02 15:30:50

导读: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与盗窃、抢劫、诈骗、抢夺机动车相关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确立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确立该罪名的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与盗窃、抢劫、诈骗、抢夺机动车相关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确立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确立该罪名的依据是《刑法修正案(六)》对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的修正,即“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因此,你朋友应当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并不需要行为人真的能够赚到钱,因此你朋友是否赚到钱不受影响。另外,法院会根据你朋友在本案中所起的作用大小以及悔罪态度进行量刑。按照你说的这种情况,应该可以判在三年以下。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怎么判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怎么判

一、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是什么

1、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是指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或单位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故意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行为。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四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三百一十二条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数额认定标准是什么

1、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的数额,应当以实施掩饰、隐瞒行为时为准。收购或者代为销售财物的价格高于其实际价值的,以收购或者代为销售的价格计算。

2、多次实施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未经行政处罚,依法应当追诉的,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的数额应当累计计算。

3、通过犯罪直接得到的赃款、赃物,应当认定为犯罪所得。上游犯罪的行为人对犯罪所得进行处理后得到的孳息、租金等,应当认定为犯罪所得产生的收益。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主观上要求必须是一种明知,对于本罪的明知有两个方面必须注意,一是明知的内容。应该是明知该物品可能是犯罪所得和犯罪所得收益,只要行为人知道该物品可能是犯罪所得时,就应当认定其主观上是明知。希望以上内容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可以点击下方按钮咨询,或者到法律界网咨询专业律师。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对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怎么判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希望对您了解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有帮助和参考的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