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生产流通政策,

张强律师 法律知识 2022-09-02 13:51:11

导读:1月25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就《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举行吹风会,国务院医改办主任、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贺胜,国家食品

1月25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就《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举行吹风会,国务院医改办主任、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贺胜,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副局长吴浈介绍有关情况。会上,吴浈就药品审评审批政策改革、互联网售药、儿童短缺药、进口药物境外检查等问题答记者问。

吴浈介绍,中国现在正在深入开展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国外创新药早到中国开展临床试验,可以同步和国外开展临床试验,利用这些数据到中国进行审评,加快上市速度。

临床急需的药品,都有优先审评政策。这些优先审评政策不仅适用于中国企业,也适用国外企业。

针对儿童药剂型短缺问题,药品监管部门将重点围绕能力性和结构性短缺,采取措施鼓励这类产品注册、申报,同时对这类短缺药加快审评。

2016年总局发布的《关于解决药品注册申请积压实行优先审评审批的意见》,将临床急需、市场短缺等17种情形纳入优先审评。截至2016年底,共发布了12批155个注册申请的优先审评目录,其中包含15个儿童用药。

吴浈强调,对于互联网售药,既要促进流通,又要加强监管,如果让这种销售脱离了监管视野,可能会对公众健康带来伤害。

开展网上售药网下要有实体店,这样能做到责权一致,公众权益能受到保障。目前,很多国家对此都采取谨慎态度,并不是完全放开的。

吴浈介绍,总局开展的进口药品境外检查根据进口药品生产过程中的一些风险,经过评估以后,综合研判制定境外检查的计划。现场检查主要查生产过程当中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符合性。

从2011年开始,共检查了22个国家的药企,发现了一些不符合我国药品监管有关规定的现象,并对相关产品采取了限制进口等措施。目前已经停止了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爱活胆通等10多个品种的进口。

吴浈认为,《若干意见》的实施,将会明显提升我国药品质量,对于推动药品生产流通领域的改革、保障公众的用药安全、确立公众对国产药的信心、促进经济发展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药品生产流通政策,

药品生产流通体制改革的主要政策

1、加大药品生产结构的调整力度

严格药品生产企业的准入条件,控制新增生产加工能力,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今后,药品生产企业必须逐步达到《药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规范》(GMP)。鼓励药品生产企业增加科技投入,开发新产品和特色产品。

2、加快药品生产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

允许并鼓励各行各业、各种经济成分以兼并、重组、联合等多种方式参资入股医药流通企业。积极培育和发展多元化投资主体,促进医药流通企业以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的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目的,按照平等互利和优势互补的原则,以企业为主体、以资本为纽带,采取多种方式联合,通过市场来形成一批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集团公司。

3、推进药品流通秩序改革

倡导医药批发企业实行代理配送制。允许并鼓励有条件的批发企业跨地区兼并或联合市、县级批发企业,将市、县级批发企业改组成区域性基层配送中心,实行统一进货、统一市场营销策略、统一核算和批零一体化,形成规模化优势经营,改变企业内部分散经营的局面。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并提供优质、方便、快捷的服务。

倡导医药零售企业实行连锁经营。在坚持“合理布局、方便群众”原则下,推行中心城市医药零售企业走连锁化道路并积极发展社区药店,促进医药零售的集中化。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实行进货、储运、价格、企业形象、内部管理及经济核算六统一,以提高效益,降低费用,降低价格,利国利民。

对医疗机构的药品实行招标采购。为规范医疗机构药品购销活动,提高药品采购透明度,遏制药品流通领域不正之风,减轻社会医药费用负担,保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顺利实施,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对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用药及临床使用量较大的药品实行集中招标采购。

以上就是关于药品生产流通环节在一些体制的改革内容介绍,对于从事这个行业的人来说需要做相关的了解,才能根据规定的改革政策来进行合理的生产和流通,希望大家能清楚这点规定。如果您有其他问题,欢迎咨询法律界网专业律师。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对于药品生产流通政策,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希望对您了解药品生产流通政策有帮助和参考的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