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如下:
一、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奖扶) 基本条件:
1、本人及配偶均为农业户口,2011年开始,一方为农业一方城镇户口的,农业户口一方可以享受;
2、现
一、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奖扶) 基本条件:
1、本人及配偶均为农业户口,2011年开始,一方为农业一方城镇户口的,农业户口一方可以享受;
2、现存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
3、年满60周岁。
奖励标准为每人每年960元,直至亡故。
二、 国家西部地区计划生育“少生快富”工程基本条件:
1、夫妻双方均为农业户口的少数民族夫妻;
2、现存两个子女或一个子女,自愿少生一个子女或两个子女,并采取长效节育措施(结扎、上环、皮埋);
3、女方年龄在49周岁以内(含49岁)。离婚、丧偶现无配偶的,不纳入工程实施范围。
奖励标准为每对夫妻一次性奖励3000元。
三、国家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独生子女死亡伤残家庭扶助制度)(国家特扶)扶助对象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 农村和城镇居民女方年满49周岁,不管男方年龄(初婚、复婚家庭);
2、只生育一个子女或合法收养一个子女;
3、现无存活子女或独生子女被依法鉴定为残疾(伤病残达到三级以上)。
扶助标准为独生子女死亡后,未再生育或合法收养子女的夫妻,每人每月450元(一年5400元),直至亡故为止; 独生子女伤、病残后,未再生育或收养子女的夫妻,每人每月350元(一年4200元),直至亡故或子女康复为止。
【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第二十七条 在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期间,自愿终身只生育一个子女的夫妻,国家发给《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获得《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按照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规定享受独生子女父母奖励。
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给予获得《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奖励的措施中由其所在单位落实的,有关单位应当执行。
获得《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独生子女发生意外伤残、死亡的,按照规定获得扶助。
在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期间,按照规定应当享受计划生育家庭老年人奖励扶助的,继续享受相关奖励扶助。第二十六条 妇女怀孕、生育和哺乳期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特殊劳动保护并可以获得帮助和补偿。
公民实行计划生育手术,享受国家规定的休假;地方人民政府可以给予奖励。
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是哪些
在二胎政策之前我国一直实行的是计划生育,计划生育就是有计划的生育优质宝宝。对此,国家对计划生育还有一定的扶助政策。那么,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内容有哪些?法律界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
奖励扶助对象的资格条件:凡年满60周岁,子女在1963年1月1日以后出生,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农村居民:
(1)只生育一个孩子的夫妻;
(2)未生育而依法只收养一个孩子的夫妻;
(3)符合我省生育政策规定,经过批准生育了两个孩子,其中一个孩子在未生育前死亡,之后不再生育或收养孩子的夫妻。
只生育一个孩子且孩子已死亡而又未再生育或收养孩子的农村家庭,在女方未满49周岁男方已满50周岁时,男方可先享受奖励扶助待遇;待女方年满49周岁,双方转入“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对象,不再享受奖励扶助待遇。
奖励扶助金标准:按每人每月80元的标准发放。
2、计划生育特别扶助制度
特别扶助对象的资格条件:我省户籍人口中独生子女死亡或伤、病残后未再生育或收养子女家庭的夫妻。扶助对象应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女方年满49周岁;
(2)只生育一个子女或合法收养一个子女;
(3)子女在1963年1月1日以后出生;
(4)已经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5)现无存活子女或独生子女被依法鉴定为残疾,伤、病残等级达到三级(含三级)以上。
扶助标准:独生子女死亡后未再生育或收养子女的夫妻,按每人每月500元的标准发放;独生子女伤、病残后未再生育或收养子女的夫妻,按每人每月400元的标准发放。
3、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特别扶助制度
特别扶助对象:施行了计划生育手术,按国家人口计生委2011年《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鉴定管理办法》(人口科技【2011】67号)规定鉴定为三级以上的并发症且尚未治愈或康复的人员。
扶助标准:对鉴定为三级并发症人员,给予每人每月100元的扶助金;对二级并发症人员,给予每人每月200元的扶助金;对一级并发症人员,给予每人每月300元的扶助金。
4、婚假标准为3天,晚婚的延长婚假10天;产假标准为98天,晚育的延长女方产假30天,给予男方护理假10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多胞胎生育的没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如果您的情况比较复杂,法律界网也提供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对于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是哪些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希望对您了解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有帮助和参考的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