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 年假,劳动法法定年假

张强律师 法律知识 2022-08-30 16:18:06

导读:劳动法并没有关于年休假的详细规定,但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规定,企业可以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所以即使职工不愿意,但企业仍


劳动法并没有关于年休假的详细规定,但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规定,企业可以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所以即使职工不愿意,但企业仍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及相关规定安排职工休年休假。

相关规定:《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

第五条 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

年休假在1个年度内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单位因生产、工作特点确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个年度安排。

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假。对职工应休未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劳动法法定年假

按《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为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为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为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带薪年休假的假期。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也是愈加繁忙,普遍来说上班一族每年只有周末以及节假日的休息,其余时间就是工作,然而现代多数人还是更注重生活品质的提高,所以我相信大家都会对年假的安排规定十分关注,每年的年假时间有多长、年假的薪酬如何计算或者说劳动法的年假规定有哪些,想要了解上述相关问题,请继续阅读文章。

一、劳动法年假规定:

按《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为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为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为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带薪年休假的假期。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就不能享受当年度的年休假:

1、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

2、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

3、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

4、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

5、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用人单位应当根据生产、工作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但一般应在1个年度内安排。

二、劳动法年假规定--工资计算:

1、年假安排及未休年假的工资怎么算

用人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年休假。用人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年休假或者跨1个年度安排年休假的,应征得职工本人同意。

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职工未休年假的工资计算: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用人单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但是职工因本人原因且书面提出不休年休假的,用人单位可以只支付其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2、离职时年假工资怎么算

用人单位与职工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未安排职工休满应休年休假的,应当按照职工当年已工作时间折算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并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但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

折算方法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已过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当年度已安排年休假天数。

用人单位当年已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多于折算应休年休假的天数不再扣回。

劳动法的年假规定主要包括年假计算方法以及工资计算,如若一些上班族不了解不清楚相关的规定,也许会导致工作中一些不必要产生的麻烦,或者说白白地少了年假带薪休假的时间,所以请上班一族多多了解相关的信息,弄清楚劳动法的年假规定有哪些,更好的服务生活、服务工作。

有法律问题?北京律师为您在线解答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对于劳动法 年假,劳动法法定年假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希望对您了解劳动法 年假有帮助和参考的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