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招标师为你解答:
资格预审主要用于潜在投标人众多,或是投标成本过高的招标,通过预审能择优出符合投标要求的投标人,节约投标人投标费用,提高招标人评标效率,保证招标质量。
资格
资格预审主要用于潜在投标人众多,或是投标成本过高的招标,通过预审能择优出符合投标要求的投标人,节约投标人投标费用,提高招标人评标效率,保证招标质量。
资格预审分为有限数量制预审和合格制预审,有限预审是指,预审文件中明确审核办法,确定参与投标的人数,例如,根据预审办法对各潜在投标人打分,按高低排序,前10名的通过预审,可参于投标。合格预审是指,只要符合审核办法要求的投标人,均通过预审,可参于投标。
资格预审的依据主要有:《招标投标法》、《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标准施工招标资格预审文件》、《标准施工招标文件》
程序主要有:
1、编制资格预审文件。由业主组织有关专家人员编制资格预审文件,也可委托设计单位、咨询公司编制。
2、预审文件领取。通过各潜在投标人领取文件的时间和地点,以上应在招标公告中标明。
3、投标人报送资格预审文件。投标人应在规定的截止时间前报送资格预审文件。
4、评审资格预审文件。由业主负责组织评审小组,包括财务、技术方面的专门人员对资格预审文件进行完整性、有效性及正确性的资格预审。
5、向投标人通知评审结果。业主应向所有参加资格预审申请人公布评审结果。
方法可依据《标准施工招标资格预审文件》执行。
http://www.***.cn/zcfb/zcfbl/2007ling/t20071221_180057.htm
招标人应做好资格预审的准备工作,在深入研究项目的范围、质量、数量、功能、成本等要求后,组织相关专业人员按以上规定编制预审文件,按要求组织审查即可。
如有问题可追问
一、招标项目资格预审是什么
对投标人的资格进行审查,是招投标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任务是查核投标单位的资质等级、人员技术、施工设备、工作业绩、资金保障及信誉等方面是否达到招标文件的要求,其目的为了更好的履行招标的合同,使建设工程的工期、质量、造价等方面都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第十五条 公开招标的项目,应当依照招标投标法和本条例的规定发布招标公告、编制招标文件。
招标人采用资格预审办法对潜在投标人进行资格审查的,应当发布资格预审公告、编制资格预审文件。
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资格预审公告和招标公告,应当在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依法指定的媒介发布。在不同媒介发布的同一招标项目的资格预审公告或者招标公告的内容应当一致。指定媒介发布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境内资格预审公告、招标公告,不得收取费用。
编制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资格预审文件和招标文件,应当使用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会同有关行政监督部门制定的标准文本。
二、资格审查分资格预审和资格后审两种方式
资格预审:是指在投标前,对潜在投标人的资格和能力进行的预先审查。
资格预审的好处:一是可以淘汰一批不符合资质要求的投标人,选择在技术、资金等方面优秀的投标人参加投标,避免因未经资格预审而可能造成的项目建设风险。二是可以先前掌握投标人的基本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恶意投标竞争,保证秩序竞争。三是可以减少开标后的评审时间。
资格预审的弊端:一是有可能借资格预审这一环节,将一些具有某项目投标资格的投标人排挤在外,把“公开招标”变成了“邀请招标”,其结果会变相的改变招标方式。二是由于项目业主、招投标监管部门、中介代理机构和潜在投标人都有机会接触报名信息,对潜在投标人名称、数量等相关信息的保密工作难度较大,在投标人不多的情况下,在资格预审后各投标人之间有可能相互串通,抬高价格。
资格后审:是指在开标后,对投标人的投标资格按照招标文件规定条件和标准进行审查。
资格后审的好处:一是参加投标人相对较多,对业主来讲,选择的余地相对较大。二是从开标到确定中标人时间较短,潜在投标人的信息得到有效保密,切断了信息传递,减少了围标、串标等现象的发生。
资格后审的弊端:一是在参加的投标人较多的情况下,增大了评标的时间和成本。二是在参加的投标人过少的情况下,因在开标前不知道投标人数,一旦出现流标,无形中增加招标成本,延长招标周期,导致招标效率下降。三是因在开标前不知道投标人的基本情况,若被没有相关项目实践经验的投标人中标,有可能给项目建设造成风险。
资格预审和资格后审,各有利弊,在实际操作中,也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很难说那种方式好,那种方式不好。在一般情况下,只要投标人满足招标文件中规定的资质、业绩、人员、财力和信誉等最低条件要求,在报价合理的前提下,应该多采用资格后审,让符合资格的投标人都有同等的机会去参加竞争。在特殊情况下,如建设规模大,技术含量高的项目,也可采用资格后审。为防止资格后审中可能出现的种种弊端,作为政府和招投标监管部门,要明确资格预审的基本条件,严格资格预审的审批程序,最大限度的减少人为因素的制约,真正体现招投标的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投标也是投资的一种形式,要想做到不赔本,那就需要投标人的眼光和背后团队的预算了,能够得到准确得预算数据就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和分配资源,分配好资源也就有了自信和实力去与人竞争,这样中标的可能性就越大,投资的风险程度就会越小化,每个投资人必须做到的就是这点。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对于预审,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希望对您了解预审有帮助和参考的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