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法律分析:第一,假离婚买房,离婚后所买房屋属于个人婚前财产;第二,假离婚属于欺诈行为,因此取得的按揭贷款购房资格不受法律保护;第三,离婚时为明确约定财产分割,或约定的分割方案明
法律分析:第一,假离婚买房,离婚后所买房屋属于个人婚前财产;
第二,假离婚属于欺诈行为,因此取得的按揭贷款购房资格不受法律保护;
第三,离婚时为明确约定财产分割,或约定的分割方案明显偏向一方的,若离婚后一方假戏真做,双方不仅不能恢复婚姻关系,还可能会承担财产损失。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七十七条 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前款规定期限届满后三十日内,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未申请的,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第一千零七十八条 婚姻登记机关查明双方确实是自愿离婚,并已经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予以登记,发给离婚证。
假离婚购房的风险
随着国家对购买二套房的限制,于是一些家庭为了能够买到二套房,夫妻之间不惜通过假离婚的方式来购买。这样的方式或许能够帮助顺利购买二套房,但存在的法律风险也是很大的。到底假离婚买二套房有什么风险呢?以下是具体介绍。
虽然在办理假离婚时夫妻约定了在买房之后就复婚,但是,人是善变的,在离婚的这段期间也会发生很多变数,比如一方有了外遇后,假戏真做,不与原配复婚。这样一来,一个好好的家庭就真的为一点金钱上的利益而破裂了,不能不让人感到遗憾。
简而言之就是存在下面4种风险
第一假离婚有可能成为真离婚;
第二由于假离婚后涉及的财产分割有可能成为失去财产的途径;
第三有可能由于假离婚造成子女抚养纠纷;
第四假离婚始终是假的以后有可能被查实后会被有关部门处罚等等。当然复婚到是双方自愿的事到没有什么时间限制。
鉴于假离婚存在种种风险,并且这种做法也不太光明磊落,存在道德的质疑,所以奉劝各位不要这样做,以免因小失大。
相关知识:认定二套房的情况
1父母名下有住房,以未成年子女名义再购房
详解:根据新的政策,家庭成员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即未成年子女也是被划为家庭范畴的。所以以未成年子女的名义申请贷款购房时,就会按照二套房政策执行。
2未成年时名下有房产,成年后再贷款购房
详解:根据目前银行"认贷又认房",如果不出售现有房产的情况下,再贷款购房是属于二套房的,将按照二套房的政策执行。如果按过去政策,未成年时的房产只要没贷款,再申请房贷不算二套。
3个人名下有全款购买的住房,再贷款购房
详解:过去只"认贷",这种情况不算二套房,但现在加了"认房",虽然没有贷过款,但只要是在房屋产权交易系统中能够查到名下有房产,在不卖掉且申请贷款的情况下,也会被认定为二套房。
4个人名下有贷款购买住房,结清出售后再贷款购房
详解:目前银行对二套房认定是"认房又认贷",也就是说虽然贷款买的房产出售以后,家庭名下已没有任何住房,但因为其之前有贷款记录,再申请房贷也会被算做二套房。
5首次购房使用商业贷款,再次购房使用公积金贷款
详解:目前公积金贷款政策也比较严格,只要借款人有过房贷记录,不论房贷是否结清、房产是否出售,即便从未使用过公积金贷款,首次申请公积金贷款也会被算做二套房。
6婚前一方曾贷款购房,婚后以另一方名义申请贷款购房,但两人户口没有在一起
详解:夫妻双方结婚后虽然户口没有落在一起,但在民政局有过结婚登记。现在,银行在批贷时除要求借款人提供户口本外,还会要求借款人提供婚姻状况证明,而结了婚的夫妻是不能提供单身证明的,所以另一方再购房时也会被算作第二套房。
7婚后双方共同贷款购房,离异后一方再申请贷款购房
详解:只要央行的征信系统中能够查到房贷记录,那么即便离异后房产判给一方,另一方再贷款购房时也会被认定为二套房。这使得很多试图通过"假离婚"来规避二套房新政的想法也付之东流。
以假离婚的方式来购买二套房其法律风险是比较大的,具体包括导致假离婚变成真离婚、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对于购房假离婚有风险,假离婚购房的风险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希望对您了解购房假离婚有风险有帮助和参考的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