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行国债,发行国债属于扩张性还是紧缩性财政政策

张强律师 法律知识 2022-08-27 15:55:21

导读:国债一般由央行所属的各大银行发行,其中四大银行是买国债的主要途径,包括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
另外,从其他部分股份制银行、城商银行、农商银行等,只要是财

国债一般由央行所属的各大银行发行,其中四大银行是买国债的主要途径,包括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
另外,从其他部分股份制银行、城商银行、农商银行等,只要是财政部指定国债代理发行银行均可以买到国债。

拓展资料:
国债即国家债券的简称,可分为电子式国债和凭证式国债,有国家信用作保障,保本保息,与储蓄存款一样安全。
国债又称国家公债,是国家以其信用为基础,按照债券的一般原则,通过向社会发行债券筹集资金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由于国债的发行主体是国家,所以它具有最高的信用度,被公认为是最安全的投资工具。
主要特点
国债是债的一种特殊形式,同一般债权债务关系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从法律关系主体来看
国债的债权人既可以是国内外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也可以是某一国家或地区的政府以及国际金融组织,而债务人一般只能是国家。
从法律关系的性质来看
国债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消灭较多地体现了国家单方面的意志,尽管与其他财政法律关系相比,国债法律关系属平等型法律关系,但与一般债权债务关系相比,则其体现出一定的隶属性,这在国家内债法律关系中表现得更加明显。
从法律关系实现来看
国债属信用等级最高、安全性最好的债权债务关系。
从债务人角度来看
国债具有自愿性、有偿性、灵活性等特点。
从债权人角度
国债具有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等特点。
按照不同的标准,国债可作如下分类:
按举借债务方式不同,国债可分为国家债券和国家借款。
国家债券:是通过发行债券形成国债法律关系。国家债券是国家内债的主要形式,中国发行的国家债券主要有国库券、国家经济建设债券、国家重点建设债券等。
国家借款:是按照一定的程序和形式,由借贷双方共同协商,签订协议或合同,形成国债法律关系。国家借款是国家外债的主要形式,包括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和国际商业组织贷款等。
按偿还期限不同,国债可分类定期国债和不定期国债。
定期国债:是指国家发行的严格规定有还本付息期限的国债。

发行国债属于扩张性还是紧缩性财政政策

获取专业解读?1、按照不同的标准,国债可作如下分类: 按举借债务方式不同,国债可分为国家债券和国家借款。 2、按偿还期限不同,国债可分类定期国债和不定期国债。3、按发行地域不同,国债可分为国家内债和国家外债4、按发行性质不同,国债可分为自由国债和强制国债 。

虽然现在购买国债的人数量并不多,但部分老年人仍和许多年前一样会在限量发行的国债中进行选择购买。国债按年发行,期限多为三年和五年,过去也有一年的国债。有长期稳定的优点,国债分为电子式和凭证式,利息给付方式不同。国债可按照不同形式分为几类,那么国债的种类有哪些?以下是相关资料:

一、国债的基本概念和类别

作为最安全的投资工具之一,国债一直吸引着不少投资者的关注。

国债又称公债,是中央政府为筹集财政资金而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它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由中央政府通过法定程序和途径向投资者出具,承诺在一定时间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

由于国债的发行主体是国家,所以在一国债券市场中它往往具有较高的信用度。作为一种重要的融资手段和金融工具,国债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特征上:

1、安全性高。国债以国家信用作为还本付息的保证,出现亏损只会发生在国家破产的情况下,一般情况下几乎不存在违约风险。从安全级别上看,堪称理财产品之最。

2、流动性强。相较于其他金融理财产品,国债的信用等级较高,在市场上容易变现。国债持有人可按自己的需要和市场的实际状况,灵活地转让国债,以提前收回本金和实现投资收益。

3、收益稳定,价格波动幅度相对较小。虽然市场利率、债券价格、市场供求关系等都是影响国债收益的因素,但与其他融资手段或金融工具相比,国债整体收益稳定,价格波动的幅度较小。

在国债收益方面,国债价格与市场利率之间的关系常常成为广大投资者们讨论的热点。如何利用两者的关系从而达到金融资产配置利益最大化是投资者们非常关注的问题。

一般来说,作为利率类金融产品,国债的价格与市场利率呈反向变动关系,即当市场利率上升时,国债的价格下跌;当市场利率下跌时,国债的价格则会上升。市场利率的变动引起债券价格的变动,从而给债券的买卖带来差价。市场利率升高,债券买卖差价为正数,债券的投资收益增加;市场利率降低,债券买卖差价为负数,债券的投资收益减少。

市场利率与国债价格的这种关系,使得人们在持有金融资产的安排上可以在货币与国债之间自由选择,灵活配置。如果预期利率将下跌,人们可能倾向于少存货币、多买国债,以便将来国债价格上涨时卖出获利。反之,如果预期利率上升,人们倾向于多存货币而少持国债,即把手里的国债转换为货币,以避免将来在国债价格下跌时遭受损失。随着市场利率的升降,投资者如果能适时地买进卖出债券,就可获取更大的债券投资收益。当然,如果投资者债券买卖的时机不当,也会使得债券的投资收益减少。

我国国债自1981年恢复发行以来,发行规模不断扩大。1981-1984年期间,我国每年国债发行总规模约40亿元。1997年以来,国债发行量快速增长,发行量与GDP的比重也稳步提升。1997年,财政部共发行国债530亿元,占当年GDP的比重为0.67%。2015年我国全市场发行国债2万亿元,占当年GDP的2.96%。伴随着债券发行量的增加,我国国债的存量规模也随之扩大。截至2015年年末,我国国债存量已突破10万亿元,约合1.67万亿美元。

二、我国国债可以按照债券形式、付息方式、票面利率和发行期限等进行分类

(一)按债券形式分类

我国目前发行的国债可分为储蓄国债和记账式国债。储蓄国债是政府面向个人投资者发行、以吸收个人储蓄资金为目的、满足长期投资需求、不可流通且记名的国债品种。在持有期内,持券人如遇特殊情况需要提取现金,可以到购买网点提前兑取。按照记录债权形式的不同又可分为凭证式国债和电子式储蓄国债。凭证式国债以"凭证式国债收款凭证"记录债权,电子储蓄国债以电子方式记录债权。记账式国债是以电子记账形式记录债权,由财政部面向全社会各类投资者发行,可以记名、挂失、上市和流通转让的国债品种。由于记账式国债的发行和交易均采用无纸化形式,所以效率高,成本低,交易安全性好。

(二)按付息方式分类

我国目前发行的国债可分为贴现国债和附息国债。所谓贴现国债,是指在票面上不规定利率,并以低于债券面值的价格发行的到期按面值支付本息的债券。附息国债是指利息一般按年或半年支付、到期归还本金并支付最后一期利息的国债。

(三)按票面利率分类

我国发行的国债可分为固定利率国债和浮动利率国债。固定利率国债的票面利率在发行时确定,在国债的整个存续期内保持不变。浮动利率国债的付息利率一般以相同期限的市场利率加上一个固定利差来确定。在我国国债市场上,浮动利率国债的利率一般参照定期存款利率来确定。

(四)按债券发行期限分类

我国国债可分为短期国债(1年以内)、中期国债(1年以上,10年以下)和长期国债(10年以上)。

分别按照债券形式、发行的期限、给付利息的方法、票面的利率进行分类。每一种分类方法大致可分别分为两种到三种。由于国债的稳定性和安全系数高的特性,这些年老年人购买国债的情况比较多。购买者可根据利率和自身情况进行选择是否购买。律图有在线律师,如果您有任何的疑惑,欢迎您随时咨询。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对于发行国债,发行国债属于扩张性还是紧缩性财政政策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希望对您了解发行国债有帮助和参考的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