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会计年限是指报考人员取得规定学历前后从事会计工作时间的总和。 会计年限确定 (1)根据2000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38条规定,“从事会计工作的
会计年限是指报考人员取得规定学历前后从事会计工作时间的总和。 会计年限确定 (1)根据2000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38条规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因此,自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施行后,无证上岗属违法行为,不能作为合法的会计工作年限。 (2)根据财政部2000年11月21日《关于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报名条件中学历与会计工作年限问题的通知》(财会〔2000〕16号)规定,有关会计工作年限的要求,是指报考人员取得规定学历前后从事会计工作时间的总和。因此,有效会计工作年限可累计计算。 (3)一般的地方报名按取得会计证的年限,有的地方是按实际从事会计工作的年限,有主管部门出个证明就行,具体规定要咨询当地财政局会计部门了。
会计年限平均法怎么算
中级会计职称的报考条件中除取得博士学位的考生外,都要求提供从事会计工作年限证明,如取得大学专科学历的考生,需要满足从事会计工作满5年。很多考生对于会计工作年限如何证明感到困惑。那么,今天,小编将带大家了解一下会计工作年限怎么证明。
一、首先要获得会计上岗资格证书,并有单位的聘书,并在财政局办理了注册登记手续,参加会计继续教育学习,并得到财政部门的认可。
二、你是否工作,是否在从事财务工作,都不以会计证的注册信息为准。
因为时下跳槽很普遍,很多人并不及时注册或更改会计证上的工作单位。报名的时候,报名机构更没有权利也没有能力去调阅你的档案查询你的工作经历。
三、报名中级时对于年限的审核,是根据发证日期(或注册日期,下同)以及毕业时间来综合考量的。
对于非全日制学历毕业者,比如成考、自考毕业生,以发证日期为准开始计算年限。对于全日制学历,即参加高考考上大学的毕业生,如果先取得会计证后毕业,以毕业时间为准开始计算年限,如果毕业后才取得会计证,以会计证的发证日期为准开始计算年限。
另外要注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三十八条规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因此,自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施行后,无证上岗属违法行为,不能作为合法的会计工作年限;根据《关于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报名条件中学历与会计工作年限问题的通知》规定,有关会计工作年限的要求,是指报考人员取得规定学历前后从事会计工作时间的总和。因此,有效会计工作年限可累计计算。
大家要注意取得会计上岗资格证书以及在财政局办理相关注册手续。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具从事会计工作年限证明。如有进一步疑问可以咨询财政局或相关律师,得到针对性的回答。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对于会计年限,会计年限平均法怎么算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希望对您了解会计年限有帮助和参考的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