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规定了工作场所物理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国家职业卫生标准适用于存在或产生物理因素的各类工作场所。适用于工作场所卫生状况、劳动条件、劳动者接触物理因素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规定了工作场所物理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适用于存在或产生物理因素的各类工作场所。适用于工作场所卫生状况、劳动条件、劳动者接触物理因素的程度、生产装置泄露、防护措施效果的监测、评价、管理、工业企业卫生设计及职业卫生监督检查等。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不适用于非职业性接触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管理办法
当代社会是一个注重人权的社会,其中一点就显示为对劳动者权益的维护,为了防止一部分的企业劳动用工不履行法定程序,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我国制定了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以此来规范企业的用人行为,那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怎么制定的呢?
职业卫生标准是以保护劳动者健康为目的,对劳动条件(工作场所)的卫生要求做出的技术规定,是实施职业卫生法律、法规的技术规范,是卫生监督和管理的法定依据。本标准第13章、第14章和第15章为推荐性条款,其余为强制性条款。
一、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的制定要求?
对下列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须制定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一)职业卫生专业基础标准;
(二)工作场所作业条件卫生标准;
(三)工业毒物、生产性粉尘、物理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四)职业病诊断标准;
(五)职业照射放射防护标准;
(六)职业防护用品卫生标准;
(七)职业危害防护导则;
(八)劳动生理卫生、工效学标准;
(九)职业性危害因素检测、检验方法。
二、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制定的原则?
(一)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满足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的需要;
(二)体现科学性和先进性,注重可操作性;
(三)在充分考虑我国国情的基础上,积极采用国际通用标准;
(四)逐步实现体系化,保持标准的完整性和有机联系。
三、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类型?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强制性标准分为全文强制和条文强制两种形式。
(一)强制性标准包括:
1、工作场所作业条件的卫生标准;
2、工业毒物、生产性粉尘、物理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3、职业病诊断标准;
4、职业照射放射防护标准;
5、职业防护用品卫生标准。
(二)其他标准为推荐性标准。
四、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如何制定?
制定标准的立项建议经过卫生部标准办事机构审核,并拟定年度计划草案上报卫生部,由卫生部批准后下达执行。 年度标准计划包括标准的名称、研制单位、完成时间等。 卫生部委托卫生部标准办事机构对年度标准制定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承担年度标准制定计划项目的研制单位应按计划组织实施,并按时完成标准编制工作。 年度标准计划在执行过程中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以进行调整:
(一)职业卫生管理工作急需的项目可以增补;对拟增加的标准项目应当进行补充论证;
(二)特殊情况下,可以对项目的内容进行调整;
(三)不宜制定标准的项目,可以撤销。 计划的调整应经卫生部批准。 确定标准的研制单位,应坚持公开、公正、择优原则,鼓励用人单位、行业协会或社会团体参与标准的研制工作。 承担研制标准的单位应当熟悉国内外有关标准现状并有较强的技术水平、条件。 对全国卫生标准技术委员会审查通过的标准,由卫生部批准,并以卫生部通告的形式公布。在批准前,根据需要,卫生部可征求有关部门和单位的意见。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代号由大写汉语拼音字母构成。强制性标准的代号为“GBZ”,推荐性标准的代号为“GBZ/T”。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编号由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代号、发布的顺序号和发布的年号构成。示例: GBZ××××—××××、GBZ/T××××—××××。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制定在于规范企业和用人单位的行为,在于为劳动者创造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因此,在制定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时候就会遵循安全、卫生、有保障等原则,再经由全国卫生标准技术委员会审查通过,最后由卫生部批准、公布。相信这一标准会对于大家保障自己的的合法劳动权益有更大帮助。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对于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管理办法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希望对您了解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有帮助和参考的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