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是几年

张强律师 法律知识 2022-08-24 22:20:57

导读:法律分析:返还不当得利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当事人一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不当得利事实及对方当事人之日起计算。据上规定,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绝大多数应适用普通诉讼时效期间

法律分析:返还不当得利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当事人一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不当得利事实及对方当事人之日起计算。据上规定,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绝大多数应适用普通诉讼时效期间。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是几年

获取专业解读?根据《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第一百十八条中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时间为3年,而不当得利中受益人与受害人是属于民事关系,因此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为三年,法律另外有规定的除外。

在不当得利关系中受益人与受害人之间形成的是债的关系,也就是一种民事关系。因此根据民法总则的规定,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为三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二、其他相关规定

1、不当得利请求权的行使要符合两个条件:

(1)受损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不当得利事实的存在;

(2)受损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益。

两个条件要同时具备时效才能起算。

2、不当得利返还条件:

(1)一方获得利益(包括财产积极增加与财产消极增加);

(2)他方受有损失(包括财产消极减少与财产积极减少);

(3)获得利益与受到损失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4)获得利益没有法律上的原因。

通过上述文章的阅读,现在对于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和不当得利的法律效应都有一定的了解了吧,在日常生活中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是3年,希望大家注意这个时间,感谢您对小编文章的阅读,欢迎继续关注我们律图网站陆续推出的文章和详情询问我们律图的专业律师。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对于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是几年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希望对您了解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有帮助和参考的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