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防水工程技术规程,建筑防水工程技术规程DBJ15-19-2006

张强律师 法律知识 2022-08-24 21:43:48

导读: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卷卷1234567890 外墙防水
5.1一般规定
5.1.1建筑外墙整体防水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1、外墙防水工程的构造
2、防水层材料的选择
3、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卷卷1234567890

外墙防水
5.1一般规定
5.1.1建筑外墙整体防水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1、外墙防水工程的构造
2、防水层材料的选择
3、节点封防水构造
5.1.2建筑外墙借点构造防水设计应包括门窗洞口、雨篷、阳台、变形缝、伸出外墙套管、女儿墙压顶、外墙预埋件、预制构件等交接部位的防水设防。
5.1.3建筑外墙的防水层应设置在迎水面。
5.1.4不同结构材料的交接处应采用每边不少于150mm的耐咸玻璃纤维网布或热镀锌电焊网作抗裂增强处理
5.1.5外墙相关构造层之间应粘结牢固,并宜进行界面处理,界面处理材料的种类金和做法应根据构造层材料确定
5.1.6建筑外墙防水材料应根据工程所在地区的气候环境特点选用
5.2整体防水层设计
5.2.1无外保温外墙的整体防水层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采用涂料饰面时,防水层应设在找平层和块材粘结层之间,防水层宜采用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或普通防水砂浆
2、采用块材饰面时,防水层应设在找平层和快材粘结层之间,防水层宜采用聚合物水泥砂浆或普通防水砂浆
3、采用幕墙饰面时,防水层应设在找平层和幕墙饰面之间,防水层宜采用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通防水砂浆、聚合物乳液防水涂料或聚氨酯防水涂料。
5.2.2外保温外墙的整体防水层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5.2.6

建筑防水工程技术规程DBJ15-19-2006

建筑防水工程设计时,应根据建筑物性质及重要程度、使用功能要求、结构特点、施工条件及使用环境条件等确定其设防标准和防水设防等级,根据材料的特性、层次之间的相容性、互补性等因素,合理选定防水材料的种类、规格,确定构造和细部构造做法,并提出相应技术措施。

建筑防水工程技术规范对防水施工设计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对施工材料和设计都有明确的规定,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规范的规定施工,否则就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该规范是依据国家相关的法律规定制定的,是具有响应的法律效力的,小编根据需要对该规范做了整理。

建筑防水工程技术规范

一、防水材料基本规定

1、建筑防水工程中使用的防水卷材、防水涂料、刚性防水材料、密封材料、金属压型板构件的性能指标应符合本规程的要求。

2、 防水工程中使用的防水材料应有明确标志、产品执行标准、说明书、合格证。

3、各种不同类型的防水材料在复合使用、配合使用时应具有相容性,不允许有发生相互腐蚀、相互破坏,起不良的物理或化学作用。

4、防水工程的辅助材料、配套材料、配件应与防水材料配套供应和使用。

5、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应经省、部级专家鉴定,并应具有经技术监督部门批准的企业标准。

6、卷材胶粘剂、胶粘带的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胶粘剂的性质必须适应卷材的特点要求。胶粘剂的耐老化性应与卷材相匹配。

(2)合成高分子胶粘剂的剥离强度不应小于15N/10mm,浸水168h后的保持率不应小于70%。

(3)改性沥青胶粘剂的剥离强度不应小于8N/10mm。

(4)双面胶粘带的剥离强度不应小于6N/10mm,浸水168h后的保持率不应小于70%。

7、刚性防水层的基本材料为水泥、砂、石、水、钢筋,其质量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8、刚性防水基本材料的贮运、保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贮运时不得受潮和混入杂物,不同品种和强度等级的材料应分别存放,不得混杂。

(2)水泥贮存时应注意防潮、存放期不得超过3个月,否则,必须重新检验,确定其强度等级。

9、金属压型板储运、保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不同压型板的板材和配件应分类存放。

(2)人工搬运时,必须手提屋面板的端部,不得提无填充屋面板边搭接口,并要避免划破表面保护层;机械吊装应采用专用吊索及提升架。

(3)长期存放宜在有顶盖的仓库存放。板扎重叠存放应符合产品说明书的规定。

(4)运输时应按产品说明书要求进行。

二、防水设计基本规定

1、建筑防水工程设计时,应根据建筑物性质及重要程度、使用功能要求、结构特点、施工条件及使用环境条件等确定其设防标准和防水设防等级,根据材料的特性、层次之间的相容性、互补性等因素,合理选定防水材料的种类、规格,确定构造和细部构造做法,并提出相应技术措施。

2、防水设计应遵照“以防为主”、“迎水面设防”、“刚柔相济”、“防排结合”的设计原则,并按照工程复杂程度,进行防水深化设计,以保证防水设计的正确实施及防水功能的实现。

3、防水工程采用的防水材料应有产品合格证书和性能检测报告,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4、防水工程设计应满足防水设防要求,细部构造处理明晰合理,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与结构、给排水、建筑电气、空调通风、装饰装修、园林环境等专业互相协调。

5、柔性防水层上应设置保护层,选用保护层材料应考虑与防水层材料相适应和不妨碍建筑使用功能。

6、涂膜防水屋面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屋面的平面不规则、设施较多时,防水层宜选用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

(2)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的胎体增强材料宜采用聚酯无纺布或网格式化纤无纺布,但不应采用高碱玻纤网布。

(3)坡度大于25%的屋面宜采用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刚性保护层应设置抗滑措施;保护层无抗滑锚杆措施时,宜采用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和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作防水层。

(4)装配式屋面找平层板端处的分格缝应增设卷材空铺层,其宽度为200~300mm。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四十条

(一)基础设施工程、房屋建筑的地基基础工程和主体结构工程,为设计文件规定的该工程的合理使用年限;

(二)屋面防水工程、有防水要求的卫生间、房间和外墙面的防渗漏,为5年;

(三)供热与供冷系统,为2个采暖期、供冷期;

(四)电气管线、给排水管道、设备安装和装修工程,为2年。

其他项目的保修期限由发包方与承包方约定。

建设工程的保修期,自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计算。

综上所述,通过建筑防水工程技术规范的实施施工单位明确了自己的职责以及使用材料的规格,最大限度的保障了工程质量,也使得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有了相关的依据,并为在施工过程中发生质量纠纷时提供了相应的材料数据支持。更多相关知识您可以咨询律图律师。

有法律问题?北京律师为您在线解答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对于建筑防水工程技术规程,建筑防水工程技术规程DBJ15-19-2006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希望对您了解建筑防水工程技术规程有帮助和参考的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