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环境监管失职罪的法律概念是指的什么呢,环境监管失职罪要达到多少才会被立案呢,环境监管失职在公园或者事故频发地段,森林和一些放射性的环境较多,这些如果监管不力带来的后果很
环境监管失职罪的法律概念是指的什么呢,环境监管失职罪要达到多少才会被立案呢,环境监管失职在公园或者事故频发地段,森林和一些放射性的环境较多,这些如果监管不力带来的后果很严重,那么怎么样才算犯了环境监管失职罪呢。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你答疑解惑。
立案标准
环境监管失职罪是指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认真履行环境保护监管职责导致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造成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行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的;
2.造成人员死亡工人以上,或者重伤3人以上,或者轻伤10人以上的;
3.使一定区域内的居民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危害的;
4.其他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造成人身伤亡严重后果的情形。
司法认定
一、环境监管失职罪与工作失误的区别
工作失误是行为人由于做出错误决策,导致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损失的行为,行为人一般缺乏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主观要件。
二、环境监管失职罪与一般环境监管失职行为的区别
一般环境监管失职行为是行为人具有环境监管失职行为,但并没有造成公私财产、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或者虽然造成了损失但并没有达到《刑法》所规定的重大损失的程度。
三、环境监管失职罪与重大责任事故罪的区别
(一)主体不同
环境监管失职罪的主体只能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虽不是国家机关人员,但代表国家机关行使环境监管职责的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而重大责任事故罪的主体却是工厂、矿山、林场、建筑或者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的人员。
(二)犯罪行为发生的场合不同
环境监管失职犯罪只能发生在国家机关的环境监管活动过程中;而重大责任事故罪却是发生在生产作业过程中。
(三)客观表现形式不同
环境监管失职罪往往表现为行为人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者不认真、不正确履行法律所赋予的环境监管职责;而重大责任事故罪,则一般表现为行为人不服从管理、违反规章制度,或者强令工人违章冒险作业。
(四)侵犯的客体不同
环境监管失职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重大责任事故罪所侵犯的客体则是社会公共安全。
以上就是小编为你介绍的“环境监管失职罪认定”的法律知识。遇到此类问题,请你认真阅读以上内容。那么希望以上小编为你提供的答案能够解决你的问题。如果你的情况比较复杂,也提供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你进行法律咨询。
延伸阅读:
刑法第408条环境监管失职罪
环境保护法常识环境监管失职罪的构成特征
盗伐林木罪浅析
环境监管失职罪立案标准
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是十分重要的,这需要全世界的人民来共同努力。在我国,为了保护环境,国家的有关部门对于环境有着监管的职责。当然,如果环境监管人员有失职行为,构成失职罪,也是受到法律的惩罚的。那么,环境监管失职罪司法解释是什么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一、失职罪的定义
失职罪不是罪名,它是刑法分则罪名的一个分类,列在分则第九章,共有33个罪名第九章中有7个罪名用到“失职”二字例如: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签订、履行合同失职罪、环境监管失职罪、传染病防治失职罪、商检失职罪 动植物检疫失职罪 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流失罪。
环境监管失职罪是指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造成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行为。
环境监管失职罪是指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认真履行环境保护监管职责导致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造成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行为。
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的;
2、造成人员死亡2人以上,或者重伤3人以上,或者轻伤10人以上的;
3、使一定区域内的居民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危害的;
4、其他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造成人身伤亡严重后果的情形。
二、环境监管失职罪司法解释是什么
2006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对环境监管失职罪立案标准规定了八种应予立案的情形。今天发布的“两高”《环境污染犯罪解释》第2条对环境监管失职罪“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造成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认定标准作了进一步明确,八种情形应当认定为“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造成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以环境监管失职罪定罪处罚。
这八种情形分别为:致使基本农田、防护林地、特种用途林地五亩以上,其他农用地十亩以上,其他土地二十亩以上基本功能丧失或者遭受永久性破坏的;致使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死亡五十立方米以上,或者幼树死亡二千五百株以上的;致使公私财产损失三十万元以上的;致使疏散、转移群众五千人以上的;致使三十人以上中毒的;致使三人以上轻伤、轻度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致使一人以上重伤、中度残疾或者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
这八种情形符合环境污染犯罪的自身特点,有利于实践中加大对环境监管失职犯罪的刑事打击力度。实践中还需要注意的是,根据2013年“两高”《渎职犯罪解释(一)》第二条的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渎职行为虽然不符合环境监管失职罪的规定,但是符合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规定的,可以按照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追究其刑事责任,以防止放纵一些领导干部的渎职犯罪。
最高人民检察院一直高度重视依法惩治环境监管渎职犯罪。一是今天发布的“两高”《环境污染犯罪解释》第二条的规定就进一步严密了法网,加大了对环境监管渎职犯罪的打击力度。二是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最高检察院开展了严肃查办危害民生民利渎职侵权犯罪专项工作,将环境监管渎职犯罪作为专项工作八个重点查办领域之一,严肃查处了一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环境监管渎职犯罪案件。三是发布指导性案例,加强对下级检察院办案的指导。2012年11月,最高检察院发布的第二批指导性案例中就有崔建国环境监管失职案(检例第4号),该案例强调一些实际行使环境监督管理职权的国有公司、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拥有一定管理公共事务和社会事务的职权,与具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一样,符合环境监管失职罪主体要求,实施渎职行为构成犯罪的,应当依照刑法关于环境监管失职罪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我国的司法解释将环境监管失职罪的认定标准更加具体化、明确化。同时确定了构成环境监管失职罪的八种情形。小编相信,通过我国环境监管失职罪的相关规定,有利于促使环境监管机构来履行职责,促进环境的保护。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对于环境监管失职罪,环境监管失职罪立案标准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希望对您了解环境监管失职罪有帮助和参考的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