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具有自首或者立功情节的,一般可以依法从轻、减轻处罚;犯罪情节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类似情况下,对具有自首情节的被告人的从宽幅度要适当宽于具有立功情节的被告人。虽然具有
具有自首或者立功情节的,一般可以依法从轻、减轻处罚;犯罪情节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类似情况下,对具有自首情节的被告人的从宽幅度要适当宽于具有立功情节的被告人。
虽然具有自首或者立功情节,但犯罪情节特别恶劣、犯罪后果特别严重、被告人主观恶性深、人身危险性大,或者在犯罪前即为规避法律、逃避处罚而准备自首、立功的,可以不从宽处罚。
【法律依据】
《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刑法》第六十八条规定,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自首与立功司法解释
自首和立功有何区别?
自首,是指犯罪后自动向公安机关、司法机关或者其他有关机关承认犯罪事实的行为。立功是指罪犯揭发他人的犯罪行为,以查证事实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以便侦查其他案件的行为。
自首和立功都是法定的量刑情节,但存在以下差异:
一是立功条件不同:自动供述后,如实供述本人的犯罪事实并自首;2.揭露他人的犯罪行为,以核实事实或提供重要线索,能够发现他人的犯罪行为,是立功的案件。
二是法律效力不同:自首的罪犯可以从轻或者从轻处罚,轻的可以免予处罚;对自首的具体认定应以犯罪的严重程度为依据,并考虑自首的具体情况。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或者免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犯罪后自动承认犯罪,承认犯罪。
犯罪情节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第六十八条犯罪分子发现他人的犯罪行为或者提供重要线索,能够侦查其他案件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惩罚。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对于自首与立功,自首与立功司法解释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希望对您了解自首与立功有帮助和参考的价值。
版权声明
本站搜集来源于网络,如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